一、人類發展的“三大難題”
工業革命到現在已有兩個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進入20世紀後,特別是20世紀下半葉,世界各國都在一味追求經濟快速發展,但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地球和人類已經不堪重負。
在這樣的形勢下,1972年6月,聯合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了有史以來第一次“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並發表了《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宣言》公開承認人類隻擁有一個地球,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已成為製約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因素,並呼籲各國保護環境,拯救地球。會議發布了一個非正式文件:《隻有一個地球》,向人類提出幾條忠告:第一,地球不是“足球”,可以任意踢,隨意造,地球隻有一個,必須動員全人類共同珍惜和維護;第二,人類與地球應該相依為命,攜手同行;第三,地球上出現的環境汙染、生產破壞、資源短缺、物種滅絕等災難,主要原因都是人類的過錯造成的,應該懸崖勒馬,回頭是岸;第四,地球上的物質和能量是有限的,目前還在超載運行,人類過高的需求必須加以克製。這個《宣言》標誌著人類認識並著手解決“三大難題”的新時代已經開始。
二、一個偉大的戰略
1992年6月,在巴西裏約熱內盧召開了“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會上對工業革命以來的“高生產、高消耗、高汙染”和“先汙染、後治理”的發展模式予以否定。
大會共同向地球發出了莊嚴的承諾,人類今後不再與地球對著幹,而要與地球相依為命及和諧相處,開創一條人類新的謀生道路,即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化學家在可持續發展中麵臨的首要問題是“物盡其用”,應該珍惜資源和能源,在將原料轉化為產品時,轉化率越高越好。
化學家還應該在工作中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精神,增進人類健康、減少疾病,也是化學家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