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菱痛苦的搖頭:“多謝。我是吃不成素的。”
一直沉默不語,悶悶不樂的林五冷冷哼了一聲,林謹容瞧了她一眼,便轉而問起了她:“五妹呢,你要不要?”
林五淡淡地搖頭:“不要。”卻又指了吳菱發上的琉璃簪子,故作驚訝地道:“咦,阿菱頭上的這簪子顏色可真好看,桃花粉,款式怎麼和我四姐送的有些相似?”
吳菱笑著摸了摸發上那枝簪子:“我二哥送的。從清州帶回來的,我想著這琉璃是佛門七寶之一,又喜歡這顏色,特意挑了出來,阿芷你倒眼尖。”
林五嗬嗬一笑:“原來都是從清州買回來的,難怪得我會覺著像。”也不看誰,把筷子一放,起身道:“失陪了,我飽了,有些累,先去歇著了。”言罷果然起身去同周氏說了聲,由仆婦丫頭陪著去了歇處。她現在是看誰都不順眼,特別是陸雲,她每次見到陸雲,都有一種被背叛的恥辱感。
雙胞胎互相交換了一個心知肚明的眼神,微微露出些鄙夷來。林六同吳菱解釋道:“她身子有些不爽快,本來不想來的,我家祖母勸她來散散心,她有些不自在。”也不知道林老太是怎麼想的,不願意來的人就別勉強了,偏要她們幾姐妹全都來,弄塊陰沉的馬臉豎在眼前,真是影響心情。
陸雲卻放了筷子,笑看著吳菱頭上的那枝簪子,讚道:“果然好看,是有些相似。四姐姐送我那枝是紫色的吧?”
“是。”林謹容淡淡一笑,並不多言。林六又來打圓場:“都是清州來的,自然相像。”
不多時,眾人用完齋飯,太太們紛紛讓仆婦去一旁看少爺們是否用完齋飯了,休息一下,沐浴更衣,準備燒香還願。林謹容眼尖地看到龔媽媽從外頭進來,挨著陶氏小聲說了幾句,陶氏的臉上露出幾分笑意來,便下意識地靠了過去,喊了陶氏一聲:“娘。”
陶氏回頭看著她甜甜一笑,去牽她的手:“走,咱們先去沐浴更衣,也去燒香求根簽。”
林謹容隻要她別摻和那些事就行,其餘的要求都不是要求,順從地跟了陶氏往外走。陶氏回頭,但見羅氏和楊氏已經親熱地湊到了一處,而林玉珍和陸雲也已避了開去,於是微微一笑,暗想一覺起來就可見到有些人精彩嘴臉了。
卻說羅氏故意和楊氏走到一處,將些家長裏短來引著楊氏慢慢落了後,方才漸漸進入正題:“楊姐姐,也不知你是怎麼教養的孩兒,看看你家的兩個兒子,都是人中龍鳳……”連帶又將吳襄一頓好誇。
楊氏這些日子聽類似的話已經聽得耳朵起繭,仍然耐著性子謙虛推辭,羅氏的兒子找不到可誇讚的,那就誇讚雙胞胎如花似玉,端莊賢淑,又說羅氏好福氣。
羅氏笑道:“我家那兩個算什麼,不懂事,又養得嬌憨,還是我家的外甥女兒阿雲好。人才又好,又有才情,難得端莊大度,能幹賢淑……”
她誇讚自家的外甥女兒,楊氏豈能說不好?況且陸雲的確也有賢名美名,於是也跟著稱讚:“是啊,阿雲真是少有的好姑娘。我每次看到你們養的好女兒,心裏都愛得不得了,就遺憾我自己沒有那個福氣。”
哎呀,說起來真順,羅氏得意了:“姐姐想要個稱心如意的好女兒這個心願並不難了,簡單得很,娶個好媳婦就是了,不知你家的吳襄可說親了?”
見她突然就轉了這麼大個彎,楊氏的心頭突地一跳,卻不好敷衍,畢竟這幾家人彼此知根知底的,瞞不過,隻好笑道:“沒有呢。他性子還沒定……”
羅氏才聽她說沒有,就迫不及待地道:“說親還是要趁早,把親事定了,他的性子就定了。我家的兩個都是如此。”
楊氏一笑:“是。”
羅氏見她沒有反感的意思,便大著膽子道:“不瞞姐姐您,我今兒是想做一樁好事來的。我家姑太太一直覺著你家吳襄是個好孩子……”
楊氏已經猜到了她的目的,立時變了臉色,也不顧失禮,飛快地打斷了她的話,急聲道:“哪裏,你家姑太太看錯了,隻有我們自家人才知道,吳襄性子惡劣得很,所以不敢輕易給他說親。他祖父說,最好等他滿二十歲之後又再看,省得耽擱了人家的好姑娘,為此也不知得罪了多少人。”然後顧左右而言他:“時辰不早了,我得趕緊去沐浴更衣啦。”言罷朝羅氏一禮,很快就走得不見了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