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要打仗了(2 / 2)

三天後,天全黑了下來,東山坳的小道上亮起了三個火把,照亮了歸家的路。爺爺和二叔一回到家,連澡都沒洗,隻喝了點熱水,就倒頭睡下,連話都沒有交代一句。家裏人也沒辦法,隻知道他們出去找活路去了。他們爺倆什麼也沒說,一家人也隻能洗洗睡了。

第二天,爺爺和二叔睡了一個飽覺起來,精神好了很多。兩人好好洗了澡,吃了一頓熱飯就分頭行動去了。二叔帶著四叔,和村裏剩下的八戶人家選出來的人,跟著西山坳風家當家風二虎和大兒子風於木去了臨府。帶上了家裏所有的毛皮和煙熏好的獵物,還牽了五頭成年的閹過的公羊,拿了一兩多的銀子。那些都是要拿去換糧食的,畢竟誰也不知道這場仗什麼時候結束,結果如何。而臨近幾個州府的糧價漲得離譜,原本七文錢一斤的玉米,現在已經漲到了三十文。二叔和十二歲的四叔出發後,爺爺也讓家裏剩下的人動手收拾東西,邊收拾,邊交代了所有的事情。

原來之前四叔聽了木秀的那個故事後,總覺得腦子裏有什麼東西劃過,可是他抓不住。於是就去找二哥,跟他說了一遍故事。二叔也和他說了許多平時他遇到的同類現象,尤其打獵時遇到的最多。原本就在你前邊的獵物,一轉眼就沒了。其實獵物也沒藏去那裏,不過就縮在你腳下的石頭縫裏,可你愣是找不著。四叔聽著聽著突然文二叔:

“二哥,你說我們要是藏在那些平時沒人去的山穀,那些殺人的蠻軍是不是就發現不了我們啦?”

二叔聽完,沉默了許久說:“若說山穀足夠隱蔽,不讓外邊的人發現我們進去,說不定真能躲過去。“說完他下床穿好鞋子,邊叫四叔跟上,邊說”我和風大叔去打獵的時候,還真發現了這麼一個地方呢。我還想這說哪天沒處去了,我就去那裏安家。那穀底有一片寬闊的平地,四周山腳也都是土,還有一條淹到我胸口的溪流。要是能把那地開了,養活五六百人還富餘得很。我們去問問風大叔,看看那裏能藏人不,山裏的情況風大叔可比我熟。”風大叔就是風於林的爺爺。

兩人去了大概兩刻鍾就回來了,回來後又回閣樓神神秘秘的聊了好久,晚飯後就找爹去了。結果就是前麵那樣,木秀阿爺和二叔跟著風家老爺子和大孫子去了那個山穀。那個山穀是比老鼠洞山群還裏麵的一個深山腹地,因為是深山,所以異常難走。為什麼叫老鼠洞山呢?老人們說了,因為那裏的路特別難走,不是陡峭的崖壁,就是各種鬆動的岩石,還有隱藏在草叢、灌木和枯葉下的各種大大小小的深洞。在老人們的認知裏,也隻有老鼠願意去那山裏打洞了。當然了,原本就生活在那裏麵的動物除外。

在一般人的認知裏,要去到二叔說的那個山穀,勢必要走過老鼠洞山。那可真是太危險了。不過二叔和風爺爺當年去的時候,可是有捷徑的。要說那個捷徑被發現,還是因為二叔強烈的好奇心和執拗的性子作祟。

當年學打獵兩年多的二叔和師父風爺爺剛打獵出山,正在老鼠洞山外圍找地方休息,就看到一個直徑三米左右的小水潭。這個小水潭清澈見底,水裏遊弋的小魚和小蝦米仿佛隨手就能撈到。最奇妙的是潭水是活的。二叔圍著小水潭轉了幾圈,研究水流的方向。

很快二叔就發現了進水口,可惜進水口太小,連二叔的拳頭都伸不進去。出水口在一塊突出的大山石下方,被從山石上垂下的藤蔓和旁邊斜長的樹枝野草遮住的一個山洞。二叔淌進才淹過他膝蓋的小水潭,扒開緊密的藤蔓,看見了一個黑黝黝的山洞,大概兩米高一米多寬。裏麵什麼情況看不見,隻隱約聽見些水聲,還有撲麵而來的清涼新鮮的小風。四叔很想進去看看究竟,可是他已經和風爺爺進山兩天了,得先回去才行,也隻能下次再進看看了。

也因為二叔執著地進去看了,才發現了那樣一個好地方,救下了八戶共四十一口族人,為崔家的子孫後代留下一個安穩的小世界。那是一個半隱蔽的世外桃源,是木秀最喜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