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貴高原的地形特點是崎嶇不平,石灰岩分布很廣,喀斯特地貌發達,石林、石芽、峰林等地貌隨處可見。雲貴高原麵上有一層固結的紅色土層(又叫風化殼),當它被剝蝕後,就出露石灰岩,形成大片石芽地。路南石林就是石芽地中發育得最好的一片,奇峰兀立,如柱如塔,如筍如茵,高的10米以上,矮的5~10米,約有280平方千米,玉石、翡翠較多,近年雲南騰衝又出現黃玉,價格不菲。其次雲貴高原的峽穀很多,水流非常湍急,瀑布分布也很廣,著名的有黃果樹瀑布。另外雲貴高原多小型山間盆地,俗稱“壩子”。
這些壩子大小不一,形狀多樣,如滇池(昆明湖)就是其中最有名的壩子。另外、雲南陸良的土林也很有趣味。
雲貴高原氣候溫暖濕潤,植物茂盛,雲南有“動物王國”、“植物王國”的佳稱。它著名的景點有麗江古城、三江並流、香格裏拉、大理、西雙版納、瀘沽湖等。
雲貴高原是少數民族分布最多的地區,孕育了獨特的少數民族文化,其中,麗江納西族東巴文化就是它的代表文化之一。麗江納西族的東巴文化的神秘、獨特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成為當地的旅遊熱點。
人類夢想的伊甸園——香格裏拉
香格裏拉位於雲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區域,地處迪慶藏族自治區香格裏拉中心地帶。雲南香格裏拉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地域遼闊、資源豐富的縣,擁有完美的自然生態和民族傳統文化。
“香格裏拉”一詞是1933年美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在小說《失去的地平線》中所描繪的一塊和平寧靜的土地。而迪慶正與它相似,更加巧合的是,“香格裏拉”一詞為“心中的日月”之意,是藏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環境和至高至上的境界。迪慶高原就是人們尋找了半個世紀的“香格裏拉”。在迪慶,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壩子分布在雪山環繞之間,靜謐的湖水、神聖的寺院、淳樸的康巴人、肥沃的土地、成群的牛馬,一切都像人們夢想中的伊甸園——香格裏拉。
“香格裏拉”素有高山大花園、動植物王國、有色金屬王國的美稱。
南香格裏拉集雪山、峽穀、草原、高山湖泊、原始森林和民族風情為一體,為多功能的旅遊風景名勝區。香格裏拉景區內雪峰連綿,僅中甸縣境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達470座。
“不必到西藏就可領略藏族風情”。香格裏拉生活著藏、傈僳、漢、納西、彝、白、回等13個民族,他們在生活方式、服飾、民居建築以及婚俗禮儀等方麵,都保持了本民族的特點,形成了各民族獨特的風情。
南香格裏拉有“明永恰”、“斯恰”(藏語)等罕見的低海拔(海拔2700米)現代冰川,具有巨大的觀賞價值和科學考察、探險價值。
金沙江、瀾滄江貫穿迪慶全境,其中瀾滄江大峽穀、虎跳峽和碧壤翁水大峽穀聞名於世。白水台、雪山草甸風光迷人。神女千湖山、碧塔海、碩都湖、納帕海、天鵝湖等高山湖泊是亞洲大陸最純淨的淡水湖泊群。
迪慶擁有上百種珍稀樹種,數百種中藥材,野生花卉1060科312屬1578種和數不勝數的珍禽異獸,被譽為我國第二珍稀動物的滇金絲猴就占總量的58%。
迪慶有25個民族,各信其教,相容共處。有藏傳佛教、基督教、東巴教、本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等,鬆讚林寺、東竹林寺等寺廟建築宏偉,氣象萬千。
迪慶也是歌舞之鄉,國際音樂界視之為“聖地”。藏族的中甸鍋莊舞、維西塔城熱巴舞、德欽弦子舞、傈傈族的對腳舞等,獨具特色;藏族的丹巴舞、格冬節宗教色彩濃鬱;藏曆新年、五月賽馬節、傈僳族的闊時節和納西族的“二月初八朝白水”等民族節日熱鬧非凡。
民族服飾、飲食風格多樣,富有神奇色彩。
藏式木碗、藏毯、銅器、銀飾等工藝品,精巧美麗。藏醫、藏藥、東巴象形文字和原始宗教圖騰等魅力無窮。
雲貴高原上的明珠——滇池
滇池古名滇南澤,又名昆明湖,是雲貴高原上最大的湖泊,是中國第六大內陸淡水湖,也是雲貴高原上最大的淡水湖,被譽為“高原明珠”。滇池距昆明市約20千米,位於昆明市南的西山腳下,它的北端緊鄰昆明市大觀公園,南端至晉寧縣內,曆史上這裏一直是度假觀光和避暑的勝地。滇池東南北三麵有盤龍江等20餘條河流彙入,湖水由西麵海口流出,經普渡河而入金沙江。滇池形似弦月,南北長39千米,東西寬13.5千米,湖麵麵積300平方千米,平均深度5米,素稱“五百裏滇池”。滇池迷人之處更在於它一日之內,隨著天際日色、雲彩的變化而變幻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