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是自然現象的一種,通常發生在風雨大作的時候。雷一旦出現便會威震天下。因此,現在電視劇中塑造的“雷公電母”都脾氣暴躁,一怒而天下驚恐。但是,本書要說的雷並不是自然現象中的雷,而是一種軍用武器,它主要包括手雷、地雷、水雷和魚雷。
這些軍用雷都有著悠久的曆史,它們與戰爭相生相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雷的品種在不斷增加,性能在不斷改進,用途也在不斷擴大。
手雷是手榴彈的一種,既可在戰場上用於殺傷、反坦克、燃燒、發煙、照明,也可以用來防暴、滅火、殺蟲。
可以說,它們是戰場上單兵必備的武器之一。
第一節輕巧方便——手雷
20世紀,手雷作為單兵裝備的一種爆炸裝置,在大大小小的戰爭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那麼,手雷是一種什麼樣的武器,它和手榴彈又有什麼區別呢?
實際上,手雷和手榴彈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手雷就是不帶手柄的手榴彈,也是用於投擲的彈藥。現代手雷不僅可以手投,同時還可以用槍發射。
按照在實際戰場中的不同用途,手雷大致可分為殺傷、反坦克、燃燒、發煙、照明、防暴手雷以及演習和訓練手雷。殺傷手雷又可分為防禦(破片)型和進攻(爆破)型兩種;按拋射方式,它又可分為兩用(手投、槍發射或布設)、三用(手投、槍發射和榴彈發射器發射或布設)、多用等。
1.手雷的主要特點
手雷,從名稱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它是一種用手就可以拿起來的軍用雷。那麼,手雷到底有些什麼樣的特性呢?首先,它體積小、質量輕。
正所謂“一寸小,一寸巧”,手雷的體積與質量直接影響著士兵的負荷大小,影響著士兵的整個戰術動作和短兵相接時的戰鬥效果。因此,常用的防禦手雷彈徑一般在50毫米左右,全彈長為100毫米,全彈質量為300克~600克,有的僅120克。
其次,結構簡單,造價低廉。由於手雷裝備量和消耗量都較大,因此,在保證使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它的結構一般很簡單。手雷隻有彈體和引信兩部分,彈體用鑄鐵、薄鋼片、鐵皮或塑料製成,成本低廉。
最後,操作簡易、使用方便也是手雷的特性之一。手雷是所有武器彈藥中操作使用最為簡便的,它既不需要任何投擲裝置,也不需要任何複雜的操作程序和附加條件,隻要知道簡單的操作方法就可以使用了。
此外,手雷彈種齊全,用途也十分廣泛。根據需要,手雷隻要改變戰鬥部結構與裝藥,就可以輕易地實現變化,成為一個新的彈種。
由於手雷的彈種很多,它使用的範圍很廣。除戰場作戰使用外,防暴、滅火、殺蟲等民用手雷應用也很普遍。
2.手雷的發展趨勢
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迅速,手雷也必將隨之產生一係列變化。那麼,在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手雷會有什麼樣的發展趨勢呢?
長期以來,手雷引信采用的大多是簡單、方便、造價低的延期發火機構。為克服其延期時間固定的缺陷,人們發明了觸發引信。
但由於手雷使用範圍很廣,要求碰擊各種地麵(如雪地、沼澤地、山地等)時,引信都能可靠發火,攜帶時又必須保證絕對安全,於是又發展了觸發和延期雙功能手雷引信。經過發展後的引信可靠性有所改進,但成本較高。因此,引信的發展仍是今後手雷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麵。
破片是手雷上包裹彈藥的外殼。爆炸發生後,破片就會散射開去,從而對敵人造成傷害。人們通過實驗分析發現,在同一能量級的前提下,高速小破片的致傷效果要比低速大破片好得多。因此,現在研製中的各種殺傷手雷破片質量大都在0.15克~0.2克之間。
然而,如果隻是破片散射的速度提高,而散射的數量極少,那麼攻擊的力量也會不盡如人意。有效破片數量的多少,決定單位麵積內的破片密度,也直接影響著命中的概率。在質量一定的前提下,盡可能增大有效破片的數量是手雷設計中的一條重要原則。
同時,破片的形狀也會對致傷效果產生影響。目前,破片形狀一直在向多棱角形方向發展。不同形狀的破片,其侵徹能力、傳遞給目標的能量多少都不相同,致傷效果也有明顯差異。多棱角形(方形、三角形、六角形、菱形等)與球形破片相比,由於多棱角扁平破片在組織內速度衰減快、能量傳遞率高,因此,對生物組織的致傷程度要比球形破片嚴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