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香格裏拉——我國濕地(3)(3 / 3)

⑤雲南拉什海濕地

地位於雲南省麗江市,麵積3560公頃,平均海拔3100米,屬於沼澤、水麵和湖周森林構成的高原淡水湖泊濕地。這裏是黑頸鶴、斑頭雁、大天鵝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為金沙江流域的彙水區,在保持水土控製洪水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對長江中下遊的水量均衡和水位調節也有重要作用。

⑥青海鄂淩湖濕地

位於青海省中南部,麵積6.59萬公頃,平均海拔4268米,屬於高原淡水湖泊沼澤濕地。是黃河源區第一大淡水湖,對調節黃河源頭水量,滯留沉積物,淨化水質,防洪蓄水和調節氣候具有重要作用。湖內分布著多種高原珍稀魚類,是鷗類、雁鴨類和黑頸鶴等鳥類的重要棲息地。

⑦青海紮淩湖濕地

位於青海省中南部,麵積6.49萬公頃,平均海拔4273米,是黃河源區第二大淡水湖,是多種高原魚類和鳥類的棲息地,蘊涵豐富的水資源,對淨化黃河下遊地區水質,防洪蓄水有重要作用。

⑧西藏麥地卡濕地

位於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麵積4.35萬公頃,平均海拔4900米,屬於高原湖泊沼澤草甸濕地,是黑頸鶴、赤麻鴨等多種珍稀鳥類的遷徙走廊和繁殖地,有豐富的高原魚類,對當地水土保持、防止季節性泛濫的洪水、阻截上遊沉積物並形成生產力很高的草甸、沼澤濕地有重要作用。

⑨西藏瑪旁雍錯濕地

位於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的中國、印度和尼泊爾的交界處,麵積7.38萬公頃,平均海拔4700米,是地球上高原海拔地區淡水最多的湖泊之一,也是西藏高原最有代表性的湖泊濕地。這裏棲息著黑頸鶴、斑頭雁等大量水禽,也是藏羚羊、野犛牛等珍稀野生動物種群向西藏喜馬拉雅山脈遷徙的主要走廊之一。

(4)第四批被列入的6個國際重要濕地

①上海長江口中華鱘濕地自然保護區

位於上海市崇明縣長江口,總麵積2.76萬公頃,以中華鱘及其賴以棲息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為主要保護對象,是中華鱘集中產卵及幼魚生長的水域,也是其他魚類洄遊的重要通道和索餌產卵的重要場所。這是中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區中的第一塊國際重要濕地。

②廣西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防城區和東興市境內,總麵積3000公頃。保護區內分布有麵積較大、連片生長的紅樹林,紅樹林植物有10科13種,形成12種紅樹林群落。保護區的建立不僅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麵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防止國土流失、保護領土和領海權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③福建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福建省雲霄縣漳江入海口,保護區總麵積2360公頃,是以保護紅樹林及其棲息野生動物為主要對象的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擁有我國天然分布最北的大麵積的紅樹林,是我國北回歸線北側種類最多、生長最好的紅樹林天然群落。

④湖北洪湖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

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遊江漢湖群,是中國第七大淡水湖。保護區保護麵積3.71萬公頃,是以保護水生和陸生生物及其生存環境共同組成的湖泊濕地生態係統,以及未受汙染的淡水資源、濕地生態係統和生物多樣性為保護對象的濕地自然保護區,特別是國家級重點保護鳥類、魚類和植物。

⑤廣東海豐公平大湖省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廣東省海豐縣東南部沿海,由公平水庫濕地、大湖海岸濕地以及東關聯安圍灘塗魚塘濕地三部分組成,總麵積1.16萬公頃。保護區濕地種類多,為水禽的覓食、棲息、繁殖和候鳥越冬、停留、遷徙提供了優良的生態環境,每年在保護區越冬的鳥類數量達數萬隻。其中,黑臉琵鷺是世界公認的極度瀕危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