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七少爺的曆史(1 / 2)

崔家,已經故去的崔老爺子曾經跟隨太祖一起打江山,一起坐江山,雖然中間偶有波折,但是,直到現在,崔家依舊是帝都豪門之一,崔父崔辰道,蜀省省委書記,傳聞極有可能調任天南省省委書記,同時升任政治局委員。

崔家嫡長子,崔泰浩,發改委金融司司長,三十五歲的正廳級高官,在崔父調任後,他也有可能調任地方出任某個省會級城市的副省級市委書記。

其他支房的第二代人物,也紛紛在中央或地方任職,就算是最不濟的五房崔辰海也是國安一局的正廳級副局長。

雖然崔家還不是共和國頂級豪門,但是,卻是一派欣欣向榮之貌,隨著崔家現任家主崔辰道一隻腳踏入政治局,崔家下任家主崔泰浩即將邁入副部級,崔家馬上就要成為天朝的頂尖政治世家之一。

但是,誰都想不到,十年前,一場幸福的災難差點毀掉了崔家。

別的豪門,往往都會因為繼承人不夠優秀而衰落,但是,崔家,卻是因為優秀的繼承人太多而差點分裂。

崔家長房嫡孫,從小遍讀經史子集,養成浩然正氣,領袖氣質隱隱浮現,如同精致美玉,卓凡不凡。

崔家長房二孫,精通曆史,博學多才,長於計算,行事狠戾,頗有梟雄之姿,但做事又恪守底線,恰如魏武轉世。

同樣優秀的長房子孫,一奶同胞的兩兄弟,讓當時還是崔家家主的崔老爺子在選擇接班人的問題上頗為為難,任何一個家族,哪怕是古代的皇族,所擁有的資源都是有限的,任何同時培育兩個王者的計劃都是不可能的。

如果說崔泰邦或者崔泰浩都是那種為成大事,可以毫不顧忌親情的人也就罷了,大不了就比比誰更狠辣,誰更無情,奪嫡之事想來如此。

可是,崔泰邦小時候雖然狠戾,但是對於自己的親大哥,卻怎麼也硬不起心腸,至於崔泰浩就更別說了,從小養成的浩然正氣與皇者風範讓他怎麼樣也無法對比自己小十歲的弟弟下手。

這難題一直糾結了十五年,由於第三代繼承人難纏,原本不甚優秀的二房,三房和五房蠢蠢欲動,一時間,長房的正統崔家繼承人地位竟然岌岌可危。

就連崔泰浩身邊的一些輔佐者,他的從小看到大的老師烏先生甚至慫恿崔泰浩摒棄親情,以崔家的大局為重。

在這個時候,原本十五歲的崔泰邦做出了一個震驚整個崔家的舉動。

他在文理分班的時候選擇了理科。

這個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舉動,卻讓崔家老爺子仰天長歎,“吾家有子崔泰邦,當百年興盛!”

一個政治家族的子孫們,如果他足夠優秀,那麼未來的路肯定是早就選好的了。

像崔泰浩,大學之前,都在普通中學就讀,為的就是讓他從小就接觸社會底層,了解人生百態,至於普通學校的教學資源不足,崔父和崔母就親自為他輔導或者請人為他輔導,到了在文理分科的時候,崔泰浩必須要選擇文科,然後再挑選一所好點的大學,讀社會管理,經濟管理之類的學科,為以後的從政打下基礎。

如果不出意外,崔泰邦也要順著這條路走下去。但是,他卻選擇了理科,雖然崔家可以在崔泰邦讀大學的時候強行為他改為文科類的管理科學,但是,崔泰邦此舉卻是非常明顯地告訴崔家的長輩們,我不跟我的大哥爭了,崔家的第三代繼承人就是我的大哥,崔泰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