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草原學習篇(1)(1 / 3)

第一節草原簡介

本書詳細介紹了各種各樣的草原,以及草原上的景物、動物、植物等資源,書中配有精美的插圖,可以為青少年提供一個感性認識的知識平台,讓廣大青少年朋友們更全麵地了解草原,從而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為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什麼是草原

草原作為植被類型有別於草地和草場。

草地和草場都是農牧業用語。草地指主要用於牧業生產的地區或自然界各類草原、草甸、稀樹幹草原等,一般強調要由多年生草本特別是禾草組成,分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包括草原、草甸、人工飼草地及草坪等。草場指能夠為家畜提供飼草的地段。草地按照植被分布的地帶性特點,分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草場按人類幹預程度分為天然草場、人工草場、半人工草場。

地理學把草原看做一種地理景觀,主要指以草為主的地麵。它是由多年生旱生草本植物為主所組成的地帶性植被。所謂地帶性植被,就是取決於當地氣候和地質曆史,在地球上占有一定的自然地帶的植被,它是幹旱區所特有的一種植被類型。

草原分溫帶草原和熱帶草原,都由多年生旱生草本組成,但適應不同的生態地理條件,具有不同的分布區和區係發展曆史。溫帶草原常稱草原,占據溫帶幹旱區和半幹旱區,主要由寒溫和中溫旱生草本植物組成。熱帶草原又稱稀樹草原,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幹旱地區,植物主要具有耐高溫和幹旱的特質。

2.草原有哪些類型?

草原是由多年旱生草本植物為主組成的地帶性植被,根據草原分布的不同地帶,草原可以分為熱帶草原和溫帶草原兩大類型。

(1)熱帶草原

熱帶草原與溫帶草原不同,在草本植物背景上生長著稀疏的旱生喬木,因此又叫稀樹草原。熱帶草原氣候幹旱、炎熱,年降雨量在900~1500毫米左右,但分配不均。熱帶草原主要分布在非洲、澳大利亞和南美洲的熱帶森林和半荒漠之間,有時擴展到亞熱帶。其中非洲熱帶草原麵積最大,分布在非洲東部和撒哈拉大沙漠南部,當地叫薩王納。在南美洲,熱帶草原主要分布在巴西東部、委內瑞拉和奎亞那以及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地區。在亞洲,熱帶草原分布在印度,北緯22°。以南、斯裏蘭卡北半部、中南半島和東南亞,麵積較小。我國的熱帶草原零散分布在雲南、廣東等地,多為次生類型草原。

(2)溫帶草原

一般所說的草原是指溫帶草原,而把熱帶草原叫稀樹草原或薩王納。草原是地球陸地生態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溫帶幹旱、半幹旱氣候下發育的夏綠旱生草本植被。草原植被的優勢是植物耐旱,耐冬季低溫,夏綠冬枯,較典型的是多年生叢生禾草。

按照地域特點,溫帶草原主要劃分為歐亞草原、北美草原和南美草原三大草原類型。

①歐亞草原

歐亞草原西自歐洲多瑙河下遊,經羅馬尼亞、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蒙古,直達我國東北,是世界上麵積最大的草原區。北邊是寒溫針葉林帶,南臨歐亞大陸荒漠,約在北緯45°~55°之間,東西綿延110個經度。大致呈東西方向延伸至我國東北,由於我國東南臨海而轉向西南至青藏高原南部。

②北美草原

北美草原又叫普列利,位於北美大陸中部,橫跨約30個緯度,沿山地走向縱貫南北。東西方向20個經度,呈狹長狀。隨著幹燥度的增加,草原類型依次為高草普列利、混合普列利、矮草普列利,大致相當於歐亞草原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

③南美草原

南美草原又叫潘帕斯,包括阿根廷中東部、烏拉圭和巴西南部。

麵積較小,現在大部分都已被開發。

3.你知道草原的起源嗎?

草原位於森林和沙漠當中。森林占據著有利的環境,水分充足,可以讓很多植物生長;沙漠是水分比較缺乏的地方,無法維持植被的生存。

草原起源於全球氣候幹冷期(出現在新生代),與莽原、沙漠、灌叢地相似。草原最早出現的日期因地而異,在好幾個地區,可在新生代化石中發現一係列植被類型。在某些地方,草原擴展到接近現代規模的情況僅出現在200萬年前的極度幹冷時期。

有的草原出現在氣候太冷導致喬木無法生長的地方,也就是高山或高出林木線以上的地方。南半球濕冷部分的典型草原以叢生或群集的禾草為主,是叢生草原,這些禾草發展出糾纏不清的根莖草甸,使植被高低不平。叢生草原出現在不同的緯度,在熱帶,叢生草原出現在某些高山的林木線上方,例如在新幾內亞和東非洲;在南極海,叢生草原形成南極群島的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