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楊天醒的小算盤(2 / 2)

錢,大量的錢!現在楊天醒最急迫的需求就是賺到錢。這樣才能支撐史德龍的研究。

章閔給楊天醒留下的技術基本上都屬於那個時代的高端技術,絕大部分技術處於世界先進水準,軍用民用都有。

但是現在的楊天醒根本不敢將那些先進的軍用技術拿出來,如果拿出來幾項,遲早會引發瘋狂的關注,這些關注有善意的,但惡意的也絕不會少,隻要有那麼一個惡勢力得手,楊天醒與史德龍的使命將無聲無息的結束。他的實力不足以自保,也不敢冒險。

他還記得在這十年中,基於內部資料通報,他就知道了不下二十起重大泄密事件,當然肯定還有更多的事件,基於保密原則而不可知。敵對國家很猖獗,他們的黑手早就伸進了神州國,培養了一大批潛伏在暗處的賣國賊,現在的楊天醒也不會傻到主動去找某些部門去提供軍事技術,太危險。

在沒有建立自己的“帝國”之前,一切急躁冒進想當然的想法都不可取,唯一可取的就是循序漸進,從民用技術上入手,獲取資金和人脈,逐步打造自己信得過的關係網,當評估危險性降低到自己可以抵禦的地步後,楊天醒才有機會和能力拿出那些危險的技術,從而與國家合作。

現在的楊天醒在腦海中過篩子,反複斟酌考慮之後,選定了一項利國利民的民用技術:海水淡化技術。

2024年的神州國,海水淡化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日獲得淡化水已達三千萬噸,年百億噸規模。

海水淡化關鍵性技術突破在2020年,運用了一納米微孔石墨烯薄膜技術,從而大幅降低了海水淡化成本,直接成本從每噸五元直降到每噸一元,即使加上設備折舊、人工養護費用、水輸送等每噸成本也在三元以下,具有了與水庫地表水一較成本的優勢,至於和南水北調水的成本相比,則遠遠優於南水北調。

現在的海水淡化即使運用的是現在最先進的反滲透膜技術,由於成本、技術、政策等一係列原因,仍然不利於大規模推廣。

而楊天醒現在掌握的這種石墨烯膜海水淡化技術,可以大幅降低用電量,主要的是石墨烯膜壽命還長,單位時間內出水量更是反滲透膜出水量的數百倍,在噸出水量所耗費的成本上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成本主要體現在一次性投資上,因為工藝的改進,設備投資額也大大下降,如果說反滲透膜技術每日每噸生產能力投資需要七千元的話,那麼石墨烯膜技術,每噸每日生產能力投資隻需要一千元,降低了八成多。

投資一個日產百萬噸淡水的工廠,隻需要十億元,隻要自來水廠接收價格達到三元,海水淡化廠就有純利潤產生。

國家是扶持新技術發展的,尤其是綠色環保產業,楊天醒記得在2013年,神州國在環保上麵的投資就達三千億元以上。若要建立一個低成本的海水淡化廠,而賣水價不超家庭用自來水價的話,基本上能拿到政策扶持補貼,誰投資誰受益。

楊天醒沒有那麼多錢去建海水淡化廠,也沒有精力去與自來水廠扯皮賣水,這些不是也不應該是他的活兒。

他隻想牢牢掌握石墨烯膜的生產技術,生產石墨烯膜,這種方式投資額小見效快利潤大。這樣無論誰家要建新型海水淡化廠,都需要上他這裏來買石墨烯膜,他照樣可以從這個產業裏分一杯羹,現在看來,這杯羹還不小。

楊天醒暫時不看好本國大規模上這種海水淡化廠,現在國內的海水淡化與南水北調孰優孰劣爭論的很厲害,南水北調集團不會放棄已經建設了一大半的工程,他們會爭投資,壓縮海水淡化集團的生存空間,海水淡化進入千家萬戶需要一定時間。

但是楊天醒篤定這項技術會很快走出國門,在國外首先大規模應用,遍地開花。

世界上缺淡水的國家比比皆是,尤其是那些中東沙漠油國,海水淡化廠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如果此時被率先掌握新技術的企業進入的話,八成能狠狠的從這些國家原有海水淡化企業嘴裏搶下一大塊肉。

愛迪生一聲兩千多項發明,很多是跨時代的發明,他又從這些專利中得到什麼了?據楊天醒所知,愛迪生得到的很少,賣專利不是一個好主意。

海水淡化工廠整體工藝流程,楊天醒可以賣專利,但核心技術,石墨烯膜生產技術,楊天醒根本不想申請專利,他隻想保有這項專有技術,使利潤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