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劉芝蘭與另外兩個女孩子的不同。
如果是鍾蘭,她想問什麼,就會直接問,不會拐彎抹角的。
而楊穎茹,則是屬於那種對啥都不好奇的那種,很少會因為某件事而多想,更不會主動問起一些跟她無關的事情。
比如吳正的紐約行,因為跟她無關,就算她有大把機會,她也不提這事。
劉芝蘭卻不同。
她明明對吳正的紐約行有太多的好奇,卻不主動問,而是要尋找一個合適的契機。
非常的社會!
吳正自己也算個社會人,甚至於,如果需要,他可以比絕大部分人都社會,因此,他對社會人並不算反感。
可從生活的角度來,他還是更喜歡簡單直接一點的人。
“我們去紐約不是玩,而是忙,從頭忙到尾,因此沒啥好玩的!”
吳正先回了劉芝蘭的話。
這算是一種委婉的拒絕,表示他不想多談這個話題。
不過劉芝蘭的社會倒是提醒了他。
他也開始借題發揮。
“鍾蘭,你已經去紐約見過世麵了,以後還想出國留學嗎?”
他終於將話題轉移到了自己想問的問題上。
這個問題讓鍾蘭沉默了幾秒,似乎在做思想鬥爭。
然後她回道:“如果條件允許,我還是想出去開闊一下眼界。”
吳正啞然失笑。
他知道鍾蘭為啥沉默。
他記得,自己上次在朱益民回來時,就給鍾蘭灌輸了很多“國外並不怎麼樣”之類的觀念,當時似乎有些效果,可現在看來,這效果似乎並不大。
並且,自己主動給鍾蘭安排了一次出國的機會,似乎起到反作用了。
唉,你想出去就出去吧!
吳正不再糾結這事。
在這個人人都想出國的年代,他想阻止也阻止不了。
再,既然他已經看開,那鍾蘭以後的人生,就跟他沒太多的關係,他用不著刻意去改變什麼。
“劉芝蘭,你想不想出國啊?”
他把同樣的問題問向了劉芝蘭。
有心機的人回答就是不一樣,劉芝蘭回道:“這個我還沒想好。怎麼,你想出國啊?我們可以一起出啊!”
吳正笑了笑,對劉芝蘭的邀約沒作回應。
他知道,以劉芝蘭家的條件,確實用不著為出國的事糾結太多,最終的結果取決於她自己的意願。
可問題是,你出國跟我有毛關係?
難道你對我還不死心?
在吳正心裏,他從沒想過和劉芝蘭有超脫於同學之外的關係。
他轉向了楊穎茹。
“傻,你想不想出國?”
“啊?出國幹嘛?我沒想過哎。”
隻有楊穎茹的回答最讓吳正舒服,這是一種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
對於沒有發生的事,傻從來不會去多想。
吳正樂了,他忍不住回道:“出國去給我做伴啊!你不是答應過,等上大學了就做我女朋友嗎?我得把你帶出去盯著一點,免得給人搶跑了。”
此話一出,三個女孩子的表情又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