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問題上,吳正想要得到他的認可很簡單,但要得到他的欣賞就有點難度。
但吳正想要的卻是他的欣賞。
因為他知道,對於胡正明這樣的技術專家,如果理念上不能做到高度一致,那他們之間的合作未必能長久。
胡正明這樣的頂級專家有太多人盯著了!
想了想,他開口了。
“起這個問題,我得另外舉一個例子。”
“就好比汽車,我所開的那台奔馳,在美國隻賣三萬多美元,可到了中國,卻要賣100多萬人民幣。”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價?是因為進口關稅的問題嗎?”
“很顯然不是,進口關稅雖然會讓價格變高,但不會高得這麼離譜。”
“真正的原因,就在於中國在汽車製造技術方麵和國際上有著巨大的差距,我們自己沒有可替代這些進口車的產品,因此國外的廠商可以為所欲為地在中國定高價。”
“我相信,一旦我們自己的汽車製造技術跟上了,當我們自己的車可以和這些車媲美時,那這些進口汽車就隻能乖乖地降價。”
“這明了一個道理,技術落後就得被別人卡脖子。”
“這樣的問題,在計算機這一領域是相通的,甚至更嚴重。”
“以聯想來,從國外采購了大量的元件,辛辛苦苦地組裝出一台電腦,賺的利潤還遠不如人家賣給聯想的一個PU,賺的隻是一點辛苦錢。”
“因此,走貿工技之路,雖然短期內可以賺一些快錢,可長遠來,不僅賺不到大錢,還有被別人卡脖子的風險,這樣的發展策略是很難真正做大做強的。”
“從我的出發點來,計算機這一塊要麼不做,要做的話,就是真正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走上國際的前沿,寧願我去卡別人的脖子,也不希望自己被別人卡脖子。”
吳正一口氣就把自己的觀點了出來。
胡正明忍不住向他豎起了大拇指。
雖然在這個年代,計算機還是一個新興產業,但吳正拿現在正火的汽車產業來打比喻是非常恰當的。
在中國,現在汽車產業所麵臨的問題,就是未來計算機產業將要麵臨的問題。
中國如果不加速在計算機領域的技術研發,那很容易就會被國外的廠商卡脖子。
在這一塊,胡正明實在是太清楚了一點。
遺憾的事,他在國內講學已有好幾年,一直在給大家灌輸這種思維,也專門針對中國的微電子科學技術的戰略性發展,提出了自己專業的建議。
遺憾的是,他的這些建議,並沒有得到太多人的重視。
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把這事看得這麼清楚、想得這麼明白的竟然是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而這位年輕人,還準備用一己之力、投入全部身家來改變中國計算機產業的未來。
這實在是很讓人敬佩!
在這一塊,胡正明真的被感動了。
他認為自己找到了知音,也找到了最理想的投資合作夥伴。
這樣的投資者,是值得自己全力去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