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家鄉巨變(2 / 2)

對農民來,他們有了穩定可靠的收入。

對政府來,他們為地方老百姓辦了實事,有了業績,並且還能因此獲得一定的財政收入。

而對吳大廚來,原材料也得以了保證。

起來,在湘南地區,因此還發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即將關門的糧站體係,竟然因此又死而複生了,並且還有了不錯的效益。

這也是為啥吳氏企業開年會,廖宏才一定要帶隊前去捧場的原因。

一個高速發展中的吳氏企業,讓整個湘南地區的老百姓都受益了,政府的業績也體現了出來。

這個場不去捧還真不好意思。

湘南地區的變化還不止是蔬菜大棚隨處可見這一點。

還有一個大變化就是到處都在蓋新房子。

對於農民們來,他們的追求真的很簡單。

他們每忙碌,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能讓一家人吃飽穿暖。

在基本需求滿足後,又有了另一個較高的追求,那就是建一座大房子,讓家人住得更加舒服一點。

很多農民忙碌一輩子,最大的追求就是能建一座體體麵麵的漂亮房子。

在湘南地區,現在很多人的這一追求又提速了。

手裏有了錢,很多農民就開始翻修房子。

由於曆史的原因,在此之前,湘南地區大部分的農舍,都是那種破破爛爛的土磚屋甚至是茅草房。

現在,很多土磚屋和茅草房都被推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漂亮、寬敞明亮的紅磚水泥房,很多新房還在建設當中。

可以,整個湘南地區都變成了一個大工地。

對於這種變化,感受最深的是第一次來國內農村的莊凝文。

“我以前在美國時,看過不少關於國內農村的宣傳照片,這跟我看到的不一樣啊!”

吳正笑了笑,沒有接話。

但此時他的內心是自豪的。

他在想,如果莊凝文是在幾年前來到國內,來到湘南地區,那她一定不會這樣的話。

因為那時的湘南地區農村,跟國外那些刻意宣傳中國有多貧窮落後的照片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而現在之所以有這種巨大的變化,是跟他有關係,是跟他的吳氏企業發展有關。

這讓他又有了很大的成就感。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下寒士俱歡顏。”

他忍不住想起了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這一句。

杜大詩人曾經的夢想,現在卻被他以另外一種方式在逐漸實現,想不自豪都很難。

“放心吧,你所看到的那隻是中國大陸的過去,現在不同了,中國已走上高速發展的軌道,這種變化,會一年比一年快,很快,國內的發展就會趕超美國。”

吳正還是很驕傲地對莊凝文了這麼一句。

在一邊跟著的吳敏霞也插嘴了。

“這還不算變化大的,要變化大,還得去看我們的響水新村,一會你就能看到了。”

響水新村,一個更能讓吳正自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