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又隻能感慨:有錢真好!
是的,隻要有了錢,人才的問題也不算是難事,畢竟以他在國內電子和計算機領域的人脈,他是很熟悉情況的,完全可以先拉一些誌同道合的人,先把研發中心的架子給搭起來。
吳正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情。
他問道:“對了,王安電腦你知道吧?”
王安電腦?
倪光南不懂吳正為啥會突然提起它。
在這個年代,隻要是稍稍有點見識的華人,沒人不知道王安電腦,因為這是華人的驕傲。
王安,著名的美籍華人科學家、發明家和企業家。
生於上海的他,1940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專業,1945年赴美留學,1948年在哈佛大學獲應用物理學博士學位。
1951年,王安創辦了王安實驗室,後來更名為王安電腦,開始了一段輝煌的曆程。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王安電腦於80年代一度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字處理機生產商,規模迫近大名鼎鼎的IB,並在和IB的競爭中多次讓其敗走麥城。
也正因為如此,80年代的王安成為了華人首富,並一度登上美國五大富豪榜。
很可惜,當80年代個人P機開始發展時,王安電腦做出了錯誤的決策,沒有及時進行戰略調整和轉型,從而錯失良機。
1986年11月,因為身體原因,王安決定退休,並不顧上下反對,讓6歲的長子王烈出任公司總裁。
這是王安電腦衰敗的開始。
王烈“繼位”的1年多時間內,王安電腦的財務狀況急劇惡化,1988年的虧損額高達4.4億美元,公司股票大跌90%。
從此,王安電腦迅速衰落。
199年8月18日,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王安電腦公司向聯邦法院提出破產保護申請。
如果不衰敗,王安電腦確實會成為華人永久的驕傲。
連比爾·蓋茨都,如果王安能完成戰略轉折,世界上可能不會有微軟,他也不會成為科技偶像,而是當一名教師或者律師。
身為業界從業者,倪光南不可能不知道王安電腦,他隻是不知吳正為啥突然提起它。
“哦,我聽王安電腦正處於破產保護中,正在大量裁員和變賣資產,它們手裏有一些人才和專利技術,你覺得對我們的研發中心有用嗎?”
吳正之所以突然提起王安電腦,是因為他在紐約與華商總會那些人打交道時,碰巧遇見了王安電腦的共同創始人、高級副總裁褚格耀博士。
與其他華商四處尋求投資機會不同的是,褚格耀卻是在紐約為拯救正處於破產保護的王安電腦而努力,在四處拉投資或尋找資產賣家。
因為當初研發中心的事還沒影,吳正這才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倪光南:“……”
王安電腦的專利和人才有用嗎?
能沒用嗎?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好吧!
隻是,你準備為此花多少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