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記得,這個詞大概會在四月份左右開始熱起來,而讓這個詞熱起來的主要人物,就是在今年的換屆後上任的朱副總理。
這是一個讓吳正欽佩不已的政治人物。
而朱副總理上任後所幹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針對過熱的經濟,向全國發出了警報:預防通貨膨脹。
與此同時,他還親自擔任人民銀行行長,開始著手宏觀調控,並且花了三年的時間,讓中國經濟實現了“軟著陸”。
那是三年後的另一個熱詞,吳正高中畢業必考的熱詞。
因此,吳正絕對不會記錯。
通貨膨脹對於企業來,真的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尤其是像吳大廚這種生產型企業。
原因在於,每次通貨膨脹,最先漲的就是煤炭、石油等能源,以及大米、豬肉等生活必需品,接著就是農產品。
一旦應對不當,像食品加工廠、酒廠這種生產型企業,陷入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產品提價卻相對滯後的大麻煩中,稍有不慎,就會讓企業陷入虧損、資金周轉困難的困境。
吳大廚食府也會麵臨這樣的難關,原因在於食品原材料漲價了,飯店的菜品提價卻有一個相對滯後的過程。
正佳廣場也是如此。
對於正佳廣場而言,9年是發展年,即將有多個項目投建。
盡管建築材料的價格漲幅,不會像農產品那麼大,但還是很有影響的。
因此,吳正必須引起大家的重視。
“你們還沒發現,通貨膨脹已經出現端倪了嗎?大米、豬肉的價格漲了不少吧!”
跟在座的這些講通貨膨脹,談經濟學上的原因是效果不大的,吳正幹脆拿跟大家生活切實相關的事來舉例。
糧食是酒廠的生產必備原料,豬肉是食品加工廠和食府的必備原料,這一點大家印象非常深刻。
“是漲了一點,跟前幾個月相比,大米的價格大概漲了10%。”
“是的,豬肉價格也漲了差不多三毛錢一斤。”
吳正的話立即就被證實。
但吳敏霞還是有點不確定地問道:“這會不會是因為要過年了的原因?”
確實,按照國人的消費習慣,很多東西在春節前都有一波價格上漲,但春節過後很快就會回落。
這是大量消費所引發的。
但今年真的不一樣。
這價格一旦開漲,不但不會回落,還會繼續大幅度上揚。
“我可以明確告訴你們,到明年這個時候,大米的價格會是現在的一倍,豬肉也是如此,至於其它生產原料,尤其是農產品,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為了引起所有人的重視,吳正幹脆把即將到來的事實提前了出來。
大家愕然。
所有人都不知道,為啥吳正會如此篤定。
不過對於在座的大部分人來,他們已經形成了一個思維習慣,那就是隻要是吳正所的,隻要他堅持,那信也好,不信也罷,那就必須不折不扣地去執行。
事實上,他所過的很多話,在事後都證明是對的。
他的預測似乎還沒出錯過!
可問題是,麵對通貨膨脹這個問題,大家該怎麼去麵對呢?
這是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