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更是讓馬麗有所不安。
她開始為她同學的安全擔心。
她又問道:“下城區不是有唐人街嗎?那些留學生為啥不住唐人街去?”
這個問題連吳正都可以回答她。
畢竟他跟著何世元去唐人街看過,也稍稍了解了一下紐約華人的生存狀況。
論居住條件,現在的唐人街還不如Harle區,房子又又舊不,還死貴。
基本上,早起過來的華人,條件稍微好點的,比如何世元這樣的,都早已搬離了華人街,隻剩下了一些產業在那裏。
之所以這樣,還是跟國內過去的華人有關。
在這個年代,有一個熱詞叫“偷渡”。
之所以有偷渡熱,其主要原因自然是出國熱。
在這個人人以出國為榮的年代,其實出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是那些家境一般、又不懂外語的人來,想要拿簽證出國基本上屬於不可能的事。
於是,那些削尖了腦袋想出國的人,出來的唯一辦法就是偷渡。
在粵閩一帶,經常有整村整村的人通過蛇頭偷渡了出來。
偷渡出來的日子也不是那麼好過的。
因為是偷渡客,因此這些人屬於沒身份的黑戶,一旦走上大街被警察發現,就會立即被遣送回國。
因此,唐人街便成了這些人的庇護之地。
這些人藏身在這裏,艱難地活著。
運氣好一點的,能在唐人街找上一份薪水低廉的工作,然後能讓自己過得稍微好一點。
若是那些運氣差的,或者負擔重的,過得就相當淒慘,有的人租住的是陽台,大概一到兩個平方的巴掌大地方,有的人甚至隻能睡大街。
在這個年代,髒亂、喧嘩、冷漠成為了唐人街的代名詞。
因此,條件好的華人搬走了,而正規出來的留學生也不願意在這裏租住。
聽完坤的介紹,米粒一下就呆住了。
在此之前,她也是屬於削尖了腦袋想出來的一員。
她一直在想,一旦拿到了簽證,又準備好了路費,那她就立即跑出來,開始邊打工邊學習,讓自己在這邊生存下來。
可現在看來,自己有點想當然了。
如果條件不好的話,想在這邊存活還真不容易。
但她還是有點不死心,又問道:“留學生在這邊打工容易嗎?”
“據我所知,留學生一般拿的都是F1簽證。按照美國的法律,F1簽證隻允許在校園內打工,並且每周工作時數的限製為0時,假期時則為40時。一旦違反,很有可能會被遣送回國。”
“當然,持有合法學生身份,入學9個月以上,成績達到一定標準的學生,就可以在學校的國際辦公室申請校園外打工批準,從而獲得移民局或勞工認證的公司去工作,但工作時長同樣受限製。”
“因此,很多學生隻能偷偷去打黑工,然後接受黑心老板的壓榨,靠一份低廉的薪水來勉強養活自己。而有的留學生為了生存,甚至放棄了寶貴的學習機會。”
馬麗:“……”
都美國是堂,可稍稍了解之後,我怎麼感覺像是在地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