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目標是紐約(2 / 2)

早在1987年,肯德基就第一個進入中國市場,在北京前門開設了第一家肯德基快餐店,從此拉開了進入中國市場的序幕。

而到1990年,麥當勞在深圳開設了第一家快餐店,隨後又開始在北京、廣州、津、上海等城市開設了第一批快餐店。

而必勝客,也是在1990年進入中國市場,第一家中國分店就開在西單的建外餐廳。

對於這三大洋快餐,沈默都有派人去聯係過。

但除了肯德基答應派人過來長市考察以外,另外兩家則是直接拒絕。

這是因為,在必勝客和麥當勞眼中,長市在國內是屬於二線城市,而他們暫時的擴張目標是在經濟更為發達的一線城市。

這讓吳正很是有點來氣,他準備一有機會,就去這幾家店的總部去給他們上上眼藥。

“至於其它的品牌還有很多。”

“耐克,有名的運動品牌。”

“雅詩蘭黛、玉蘭油、美寶蓮等,這是有名的化妝品品牌。”

“蒂芙尼,全世界都有名的珠寶品牌。”

“李維斯,著名的牛仔褲品牌。”

“星巴克,著名的咖啡品牌。”

……

吳正憑借記憶,如數家珍地點起美國的品牌來。

其實,就知名國際品牌來,美國並不是大品牌最為集中的地方。

最為集中的地方在歐洲。

比如名牌服裝、珠寶首飾、鍾表、皮革製品、美容化妝品等,法國和意大利才是最多的地方。

但吳正第一站之所以選美國,除了美國也有一些值得引進的知名品牌之外,美國還有目前全世界最為發達的零售業。

吳正還有想讓沈默等人去開開眼界的想法。

沈默擔心地問道:“我們第一站去紐約的話,能真正聯係上所有這些品牌嗎?”

“不一定,但機會比在國內要大很多。”

吳正這麼是有道理的。

別看那些國際品牌一進入國內就很傲慢,但真正傲慢的是那些洋買辦,也就是那些所謂的熟悉國內情況的華僑、留學歸國人員等。

因為出過國、鍍過金,這些香蕉人自覺比國人要高一等,很容易就借大品牌之威而產生傲慢心理。

事實上,真正的國際大品牌,其國外員工做事是很嚴謹的。

因此,隻要到了紐約,吳正就有把握跟相當一部分品牌聯係上。

沈默又問道:“那你覺得,這次出去能引進多少品牌?”

“我並沒指望立即就引入多少品牌。我們出去的目的,隻是為了埋下一顆種子。”

“我可以告訴你,在未來的幾年,隨著我們的改革開放,所有的國際大品牌都會盯上中國這個發展中的巨大市場。我們需要做到的就是,當這些品牌一旦有了想進入中國的想法,就會立即想起正佳廣場這個合作夥伴。”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正佳廣場,做的也不是一家店、一兩年的短期生意。

因此,吳正把此次出國的目標擺得很正。

接下來,吳正就所有要注意的細節跟大家討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