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考慮的是整個歌廳的布局。
按照歐陽胖胖現在遞過來的草圖來看,他在歌廳的設計方麵,還是采用較為傳統的方式。
在整個空間的前部,是一個巨大的舞台。
與現有的歌廳有所不同的是,這個舞台在中部向後世的太一樣,向觀眾區有所延伸,延伸至末尾後,又變成了一個圓形的舞台。
“這個設計不錯,可以擴大貴賓區的區域。”
吳正先誇了一下。
這算得上是整個設計圖的一個亮點。
因為整個歌廳的麵積很大,這樣的設計,等於把舞台前移,能讓更多的觀眾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到演員。
“但我有個建議,整個舞台最好弄成可拆卸的,座位也是。”
這個意見很重要。
在吳正的印象中,這個年代的舞台都是混凝土結構的固定舞台。
但到了幾年之後,舞台大部分會變成玻璃、鋼結構的舞台,這樣的舞台可以經常拆卸、變換,也可以弄成升降舞台等,會更為靈活。
最為重要的是,長市的歌廳文化到了000年左右後,就會沒落。
如果這些舞台、座位等,都弄成固定死的,到時歌廳想轉行都很麻煩。
一想到這,吳正又忍不住考慮起另外一個問題。
既然歌廳遲早會沒落,那我為啥不在一開始就變一變?
到了後世,取代歌廳文化的,就是帶表演性質的夜總會、演藝吧,而且,夜總會和演藝吧還會長盛不衰,很受年輕人的歡迎。
既然如此,那幹嘛不讓歌廳現在就帶一點夜總會的風格呢?
按照長市現有的歌廳模式,觀眾進了歌廳以後,基本上就是幹坐著。
就算是貴賓席,也隻是擺上一張桌子,然後上麵擱點花生瓜子、水果、茶之類的。
“先在這裏弄一個吧台。”
吳正指了指觀眾席的一側。
“啊?”
這一建議有點出乎歐陽胖胖的意料。
“你,如果在貴賓席上,再擺上一些酒水、經典吃之類的,會不會讓貴賓們更有麵更有享受的感覺呢?”
歐陽胖胖陷入了沉思。
很顯然,吳正這一建議很有誘·惑力。
至於酒水和吃,也無需增加額外的負擔,別忘了,樓上就是吳大廚食府的省城旗艦店,吃的喝的從那裏進就是了。
“這樣的話,貴賓區的消費又會提升很多哦!”
歐陽胖胖出了他的擔憂。
“放心吧,以後的有錢人隻會越來越多,能坐得起貴賓席的,根本就不差錢。”
吳正還不滿足。
他又指了指觀眾席的兩側,以及二樓隔層的兩邊:“把這些地方隔成包廂吧,裝修要豪華的那種,裝修規格參考吳大廚食府。”
既然要帶上一點夜總會的特色,那代表尊貴身份的包廂也是少不了的。
有包廂的話,對於那些不想暴露身份的客人來,會讓他們放心很多。
當然,相對於貴賓席,包廂的價格更是價。
歐陽胖胖一下又有點懵。
老板這是怎麼貴怎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