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柳倪之爭(2 / 2)

在矛盾升級的情況下,就算柳傳誌情商再高,就再也緩和不了。

這是一場涉及到各自底線的衝突。

最為關鍵的是,在之前的造神運動中,倪光南已經習慣了任何人對他言聽計從。

可現在,聯想上上下下的人,包括柳傳誌,都開始對他不,這讓他一下子很難接受。

情商不高、一根筋的人,在極端的情緒左右下,很容易做出過激的事。

因為被反對,倪光南開始針對柳傳誌采取了一係列極端的手段,包括向計算機研究所舉報,柳傳誌涉嫌貪汙之類的。

於是,兩人幾十年的交情破裂了。

無奈之下,果敢的柳傳誌,直接將倪光南掃出了聯想的大門。

這就是業界有名的柳倪之爭。

關於貿工技和技工貿的爭論,當時在全國都掀起了軒然大·波,後世更是把這當成了典型的商業案例。

之所以能成為典型,是因為這個故事還沒完。

毫無疑問,將倪光南掃地出門的柳傳誌最終還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所帶領的聯想能成為世界五百強、全世界最大的P生產商就是證明。

可是,若是倪光南沒有被掃地出門呢?

結果又會怎樣?

這個問題,還涉及到聯想當時的另一項業務,那就是倪光南親自主持的程控交換機事業部。

當聯想集團的發展蒸蒸日上時,一向力主自主核心技術的倪光南堅持認為,聯想下一步應當進軍核心技術,並順應計算機與通信融合(I)的趨勢及早作出部署。

為此,倪光南於199年立項研發聯想程控交換機。

1994年7月,聯想與華為同時取得了入網證。

當時,聯想的程控交換機事業部已成為聯想集團第二大部,僅次於楊元慶領導的微機部,其全麵實力超過了當時的華為,連中南海都采購了聯想程控交換機。

可倪光南一被掃地出門,聯想的程控交換機事業部很快也就煙消雲散。

後世有人一直在分析:如果倪光南沒有被掃地出門,按照他的思路繼續發展程控交換機事業,那聯想會不會比後世的華為更牛?

這並不是癡人夢。

要知道,倪光南可是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有名的技術專家,他在業界的影響力非常大,可輕鬆組織起一批技術研發力量。

如果兩人的關係不破裂,他的技術,再加上柳傳誌的市場營銷能力,那種設想並非不可能。

要知道,到了後世,華為最終發展成為了全球第一的電信設備製造商和無線通訊網絡解決方案供應商,其地位,遠遠不是聯想能比的。

關於結果,這隻是後世大家的一種猜想,誰也沒有確切的答案。

至於現在的吳正,他並不在意那個結果。

他所在意的是,一位注定會被聯想掃地出門的計算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出現在了他麵前,他需要抓·住嗎?

他有本事抓·住嗎?

要知道,倪光南不僅是一位專家,還是一塊很難啃的硬骨頭,一般人根本折服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