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並沒有急於回家。
他知道,如果就這麼走出去,鐵定在路上就會被發現。
由於原本就是農戶出身,劉建剛知道如何在鄉下潛藏。
他成功避過了追查最緊的幾。
等風聲過後,劉建剛開始行動了。
怎麼回去,也是一個很有技術含量的活。
劉建剛知道,從龍溪回湘水之間,必定是獄警的嚴查路段,如果他膽敢坐車回去,那分分鍾就可能被發現。
那就走回去!
而且,在這個年代,還有一個特色,那就是在鄉下地方,流浪要飯的人比較多。
劉建剛於是幹脆就扮成了一個要飯的,邊乞討,邊走上了返鄉的艱難旅程。
這是一個一舉兩得的妙計。
劉建剛不僅避開了獄警的追查,還成功解決了溫飽問題。
在五之後,他成功返回了湘水。
回到湘水後,他並沒有急於回家,而是在城裏找上了一個以前關係相當不錯的牌友、兄弟。
再爛的人,也是有幾個朋友的。
這個朋友對於他的到來雖然有些驚訝,但由於也是道上混的,並沒有出賣他。
不僅如此,他還幫劉建剛跑起腿來,去響水村幫他打探消息。
消息很快就有了。
蔣麗華一家都搬去省城了,是吳大廚家的吳正安排去的。
對於吳家的發跡,劉建剛早就有所耳聞。
以前同在監獄時,吳敏青就沒少在他麵前吹牛。
可劉建剛還是沒想到吳家現在竟然這麼牛了。
當然,他更生氣的是,他兄弟的兒子,竟然在幫蔣麗華!
這也讓他怒火中燒。
那就去省城找他們算賬去!
收留他的兄弟再次出馬了,目標是吳家。
上吳家的理由也很充足:聽吳敏青出來了,過來看看他。
這引起了吳奶奶的警覺。
要知道,吳敏青從龍溪監獄出來的事,根本就沒幾個人知道。
現在竟然有人因此而找上門來,她立即想起了吳正的吩咐。
“吳敏青沒回來,他還在監獄呢!”吳奶奶矢口否認。
這是實情,隻不過吳敏青已經換了一個監獄。
“不可能,有朋友都在省城看到他了,能不能給我他在省城的地址,我跟他真是朋友,很想他了。”
一番推辭之後,吳奶奶給出了吳正在省城的地址,並信誓旦旦地,吳敏青從龍溪出來,不是出獄,而是被轉了一家監獄。
吳正在省城的地址就這麼到了劉建剛的手中。
對於吳敏青是不是被轉獄了,他並不怎麼關心。
他要的就是吳正的地址。
隻有找到了吳正,他才能有機會教訓他,才能有機會找到蔣麗華一家實施報複。
有些時候,對於有些人來,報複是一種執念。
不達目的不罷休。
遺憾的是,由於信息的不對稱,劉建剛並不知道現在的吳正有多厲害,又有多難對付。
他義無反顧地踏上了省城的報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