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在這個月的月底,長郡馬上就要舉行校運會了。
這是這個年代每一所重點中學的傳統。
基本上每到每年的九月、十月,就是各大中學校運會的時間。
之所以安排在這個時候,是因為校運會結束後,學校還要組織代表隊,去參加十一月份舉辦的縣、區級運動會,然後市級中學生運動會……
到了明年春夏,就是省中學生運動會,再到暑假期間,就是全國中學生運動會。
這是一種中學體育的人才選拔機製。
這也正是為啥每所重點中學都有體育特長生的原因。
學校需要這些體育特長生去為校爭光,並且這些體育出眾、文化課也能稍微有一定基礎的特長生,在高考時也可以憑體育特長生的身份,考上不錯的大學,同樣也能為校爭光。
長郡也是有體育特長生的,體育特長生包括田徑、籃球(女)、乒乓球、健美操、武術、體操、羽毛球等,這些都是長郡的傳統體育強項。
而這次校運會,比的就是田徑方麵的項目。
吳正現在要考慮的就是,要不要報名參加運動會,和那些體育特長生去拚一拚?
他有這個想法。
在前世,吳正是沒參加過校運會的,就算有,那也是在初中階段以啦啦隊的身份出現。
他覺得,在學生階段,要想不留遺憾,就得各種活動都參加一下。
這也算是一種生活的體驗,也能讓他更快融入班級這個集體。
這一點,是他上次參加籃球賽得出來的經驗。
因此,在班級動員會上,他非常難得地舉手報名了:“我報1500米和000米這兩個項目吧。”
正在講台上做動員工作的肖美娥大喜。
要知道,對於實驗班來,最頭痛的問題就是沒有體育特長生,因此每次校運會,很多項目都難以報滿,就算報了,大多也是去打醬油的。
特別是000米這種特別辛苦的項目,實驗班經常是連打醬油的都找不到。
現在吳正一報就是兩個沒人願意選的項目,怎能不讓她開心?
重在參與!
對於比賽成績,肖美娥是不抱太大希望的,但她還是問了一句:“吳正,你有把握拿好成績嗎?”
這點吳正可不確定。
他唯一能確定的是,當時在湘水時,他跑圈時跟體校的長跑隊一點都不吃力,體校的教練多次想拉他進體校。
但他不知道省城名校的體育生水平去到那個層次。
“爭取拿一個項目的前三吧!”他稍微保守地。
這個預期已經遠超肖美娥的意料之外了。
她唯有希望,吳正這不是太過於自我感覺良好。
“很好,不過沒拿到好成績也不要緊,重在參與。”
吳正笑了笑。
他認可肖美娥的法。
他現在越來越意識到重在參與的重要性了。
對他來,既然選擇了重過校園生活,那就得積極主動參與進去,如果還是以四十歲的成熟心態來對待校園的一切,那就是在浪費時間。
他開始期待校運會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