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戴博藝的無奈(好書還有木有萬賞加更)(2 / 2)

作為供銷公司新的管理者,宋年華盡管也希望下崗分流的事情盡快解決,但他同樣不希望自己手下出現無人可用的局麵。

可從吳正剛才煽動的效果來看,供銷公司這邊,隻要有點真才實幹的,尤其是年輕一點、職位低一點的,估計都會動心。

吳正豈是那種在正事上把話柄留給他人的人,尤其是當著戴博藝的麵。

他笑道:“宋總,這就是你的不對了,我今是特意來幫你解決大麻煩的,你這樣很是有過河拆橋的嫌疑啊。”

宋年華一下就被哽住了。

吳正又道:“再,我這麼做,可是在為供銷公司著想的。”

宋年華:“……”

你還有這樣的好心?這是在強詞奪理吧!

“對於供銷公司來,現在重要的不是開拓,而是守成,是把現有的業務鞏固下來,創造新的效益。因此,把富有經驗的老職工留在供銷公司,對你們的幫助更大。”

“而對吳大廚來,我們的任務是開拓,在這樣的情況下,供銷公司老職工的經驗對我們的用處不大,那我們還不如要一些更有衝勁的年輕人。”

“這樣兩全其美的事,你怎麼就想不清呢?!”

吳正這話得是在是太漂亮了。

被倒打一耙的宋年華還想反駁,卻被戴博藝製止了。

“正得沒錯,留不住人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所以你現在做的事情不是抱怨,而是考慮怎樣利用有限的資源來讓供銷公司重新煥發出活力。”

戴博藝的話得很委婉,但批評的意味很明顯。

他又道:“至於人才,如果你能建立有效的機製來留住人才,根本就不用擔心沒人可用,到了七月份,又有大把大中專畢業生到來,到時任你挑選。”

這就是國企的底氣。

在這個年頭,大學分配還沒實行雙向選擇,每年還會有不少的大中專生會被分回湘水縣。

政府和國企真的不缺人才,他們頭疼的反而是如何來安置這些被分配回來的大中專畢業生。

其實,戴博藝何嚐不知道吳正打的那點算盤?

可人家用的是正正當當的明謀,事情做得讓人無話可。

並且,站在戴博藝的角度,他也能理解吳正的想法。

畢竟人家是做企業的,而不是做慈善的,不可能來幫政府來消化那些老弱殘兵。

而站在政府的角度,老職工為國企效力這麼多年,對國家的貢獻自然比年輕人要多,政府也理應優先照顧和保障他們,確實不適合把他們推向保障沒那麼完善的民企。

坐的位置不同,考慮問題的高度也不一樣。

總體來,戴博藝這個縣委書記還是很有大局觀的。

其實今戴博藝受吳正的衝擊也很大。

他知道,在現有的形勢下,國企將會越來越留不住人才,其中的原因就在於論資排輩的上·位方式,沒法給年輕人太多的機會。

而他對此也是無能為力的。

他可以破格提拔一個楊貴平,卻無法破格提拔所有有才華的年輕人。

對於體製內約定俗成的規則,戴博藝也深感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