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這是一個辦法啊!
李偉他爹不是嫌軍哥在城裏連套住房都沒有嗎?
那咱就買啊!
現在城裏一套100平方左右的三居室連兩萬塊都不到,這對現在日進鬥金的吳大廚來不是問題啊!
在吳正看來,能用錢來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當然,怎麼個幫法也是一個問題,肯定不能直接由公司掏錢買房送給軍哥,這樣不是理性的做法。
答應幫吳敏霞在城裏買房的事也是這樣。
吳正的思維又快速轉動起來。
他想的不光是買房的問題,而是吳大廚作為民營企業,如何讓員工對其有信心、覺得有長遠盼頭的問題。
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這還是市場經濟剛剛地步的年代。
就好比李偉他爹,不管現在的吳大廚多紅火,員工收入有多高,他還是看不起。
原因就在於覺得民企對個人沒保障、沒盼頭。
跟李偉他爹有同樣心思的人會有不少。
這對於地處內地貧困縣、人才極度缺乏的吳大廚來是非常不利的,這會導致企業將來人才流失嚴重,甚至根本就吸引不到有用的人才。
這對企業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特別是像吳大廚這樣的企業,它的目標是全國的大市場,在它的發展、壯大過程中,需要有源源不斷的人才加入。
並且吳正還知道,未來是競爭非常殘酷的時代,吳大廚一旦做大做強了,自身培養的人才就會麵臨其它企業的挖牆角行為。
這是一個嚴重的隱患,吳正必須提前有所準備。
想了想,他很快就有了主意,對李偉:“回去跟你爹,公司馬上就會給軍哥在縣城獎勵住房,而且是100平方的大三房。”
李偉一下子就驚呆了。
“靠,不會這麼好吧!”
李偉真的覺得這有點難以置信。
在這個年代,就算是在國家單位,一般的工作人員就是是分一套五六十平方的兩房,也得是雙職工、工齡超長才有可能。
至於100平方的大三房,就算是級別比較高的領導都比較難。
如果吳正的是真的,那絕對是大手筆。
李偉的心思活泛了,追問了一句:“是不是吳大廚的職工都有機會分房?”
“有可能,但得看工齡、看對公司的貢獻程度。”
這就是吳正的想法。
他打算弄一套長遠的獎勵機製來,讓對公司有重大貢獻的員工能有個盼頭,住房就是其中的盼頭之一。
這看似會大大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可有過企業經營經驗的吳正知道,這是值得的。
在他前世的企業,獲得住房、汽車等獎勵的高級人才並不少。
而在現在這個年代,在房地產還沒有出現泡沫的內地,提前準備一下、方法得當的話,住房的成本實在是太低了,吳正相信未來的吳大廚承受得起。
李偉的眼睛亮了:“我敢保證,如果軍哥真能在城裏分到房,他跟我姐的事絕對成了!”
此時的李偉還在想,如果吳大廚有這樣的福利,自己辭職的事情也有希望了。
這就是有盼頭的力量。
盡管屬於李偉的分房還遙遙無期,但他卻看到了希望,也有了更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