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程若柳並沒有驚動廖書記,而是走向了和廖書記一起喝酒的老鄉們。
“你們好,我是湘南日報的記者程若柳,請問廖書記剛才在跟大家聊什麼?聊得這麼開心。”
程若柳的出現有點突兀,劉水根等人還沒反應過來。
“廖書記?什麼廖書記?”
“剛才和你們喝酒的那位是湘南地區地委書記廖宏才啊,你們不知道?”
“什麼?你剛才那位廖老板是地委廖書記?”
劉水根有點懵。
哦,哪,地委廖書記竟然被我罰酒了,而且還罰得不止一次!
劉海堂、劉建國等人也懵了一下,然後立即狂笑起來。
“哈哈,水根哥,你厲害啊,你竟然把地委書記給灌趴了。”
“劉支書,這下你要出名了,你一個破村支書,竟然罰了地委書記的酒,厲害。”
“地委書記要是按老規矩算,起碼是五品大員吧!”
……
在鄉下人的眼中,地委書記是個官,但大家並沒有太強的敬畏之心,反而把這事當成了笑談。
程若柳總算明白,廖書記確實是在微服私訪。
於是她坐了下來,開始詢問之前廖書記所跟大家聊的內容。
大家也沒藏私,七嘴八舌地把剛才的談話內容回憶了出來。
程若柳又有收獲了。
她發現,廖書記特別關注這家叫吳大廚的食品加工廠。
廖書記之所以關心這個,應該是想了解這家企業是不是真的具備帶動老百姓共同致富的能力!
廖書記確實是一個一心為民的好書記!
程若柳很快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她決定也為此做點什麼。
程若柳幹脆也坐定了下來,在匆匆吃了一點東西之後,也跟大家了解起了吳大廚食品加工廠,在大家的指引之下,還進了臨時工廠進行了深入的采訪。
程若柳發現,這確實是一家很有前景、也很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最起碼在響水村這邊,大家對這家企業都是一溜的好評,認為吳大廚在幫大家增加收入、提升生活水平方麵有很大的幫助。
不過回到湘南市後,程若柳卻有點犯難了。
麵對一大堆親手的來的采訪資料、錄音、照片等,該如何來進行報道呢?
在她看來,這一的收獲,有太多東西值得報道了。
比如新型農商合作方式對於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意義,又比如農科院技術下鄉、推廣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再比如吳大廚食品與菜農的合作模式……
因為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資料,程若柳覺得有太多的重點和亮點來進行報道。
想了想,她在紙上寫下了一個標題:《地委書記微服私訪記》。
在程若柳看來,其它任何角度的報道,都不如先報道一位一心為民的好官,並且這個角度的報道,隻有她掌握了一手的資料。
這絕對是一個很具特色的獨家新聞!
程若柳下筆如有神。
很快,一個一心為民的好官躍然紙上。
完成新聞稿後,程若柳把稿件和相關照片準備了兩份,一份提交給了《湘南日報》,一份提交到了《湘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