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送出去,請回來(2 / 2)

吳正簡單地起了昨會議的內容和經過,並且把自己逼·迫吳敏霞他們去進修的事重點了一下。

楊貴平若有所思,然後問道:“你的意思是人的問題?”

“準確地,是人的知識、眼界、閱曆、經驗等方麵的限製,導致這些鄉鎮企業很難發展做大。”

吳正回答得很謹慎。

他的其實是國內鄉鎮企業的通病。

自80年代以來,國內的鄉鎮企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在一定時間內,這些鄉鎮企業對充分利用地方自然及社會經濟資源、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吸收了數量眾多的鄉村剩餘勞動力。

但是,在吳正的印象中,在全國多餘牛毛的鄉鎮企業裏麵,真正能做大做強的並不多,到後世能夠成為知名大企業的並不多,在內地省份更是屈指可數。

按照吳正的理解,就是因為人才的缺乏,以及管理者的知識、眼界、閱曆、經驗的缺乏,導致這些鄉鎮企業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壯大。

吳正相信,如果不是有他在,單靠吳敏霞、劉誌軍、蔣麗華他們這些人的話,吳家的食品加工廠也頂多是在湘水縣這裏折騰一下,很難做大。

這就是內地落後地區發展所麵臨的困境。

不隻是缺錢,重要的是缺人才,越落後的地方越缺。

“那你覺得有什麼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楊貴平又問道。

這還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吳正又思索了片刻,才道:“幾個字,把人送出去,再請回來。”

看楊貴平很是不解,他解釋道:“其實你第一次嚐試是對的,隻不過你看錯了人而已。”

吳正指的是楊貴平扶持養雞場的事。

在他看來,楊貴平的第一次嚐試確實是對的。他除了給人資金扶持之外,還懂得把人送到大型養雞場去學習先進的經驗,這實屬非常難得。

楊貴平的這一舉措,其實與後世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的政策有異曲同工之妙。

吳正認為,後世的這一項政策之所以能取得不錯的效果,就在於外出務工的人,在多年的外出務工過程中,已經在沿海發達城市學到了不少先進的經驗,眼界也開闊了許多,這樣的人返鄉創業之後,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的幾率也大了很多。

吳正還記得,隨著國內市場經濟發展路線的明確化,內地即將掀起外出打工的熱潮,湘水縣也不例外。

在未來的許多年裏,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從這裏走出去,走向沿海開放城市。

再到後來,鄉下很多村子將會出現隻剩老人和孩子的淒涼境況。

對於這種狀況,吳正沒有任何對策,但他希望未來的楊市長能有所辦法稍稍改變。

對於吳正來,湘水縣畢竟是他的家鄉,他也希望這裏能興旺發達,能不輸沿海發達城市太遠。

這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接下來,兩人又聊了很久,楊貴平似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