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俊真的還有點難以理解,因為他還隻有18歲不到。
而這話的吳正,他的心理年齡已經近40了,人生感悟遠比他多得多。
事實上吳正的這番話是很有道理的。
前世的經驗告訴他,到了社會上,當你成功了的時候,更多的人靠近你、跟你交朋友,主要原因在於你能帶給他們幫助,覺得你有利可圖。
事實上,這樣的友誼其實是經受不住考驗的,一旦你出點事,或者是對別人沒用了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些友誼很快就會不翼而飛。
原因在於,這樣的友誼帶有了太重的功利色彩。
關於友誼,吳正還想起另外一句俗話。
人生四大鐵: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一起嫖過娼,一起分過贓。
這句話雖然粗俗,但道出了真正友誼的精髓,那就是有共同的經曆。
尤其是前麵兩句,對每個正常人來都是很重要的。
而吳正之所以還想再上學,就是看重的這種同窗經曆。
在鬱俊的追問下,他把這個道理簡單地講了一遍。
鬱俊又問道:“怎樣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隱藏起你的家庭背景,自己用心去對待每一個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你能感受到對方的真誠,也能感受到趣味相投或者有共同的話題、共同欣賞,你就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吳正的回答很含糊。
鬱俊想了想,突然道:“給我紙和筆。”
吳正有點不明白這家夥想做什麼,但他還是依言找出了紙筆給他。
鬱俊很認真地在紙上寫下了兩串數字,交給了吳正。
“這是我家裏的電話號碼和BB機號碼,你記下。”
吳正有點不解。
鬱俊又很認真地道:“我要和你做朋友。”
吳正又笑了。
他發現這子越來越有點意思了。
能不能做朋友,不是嘴上就行了的,而是要經得起考驗,要看雙方是否共同欣賞。
不過吳正並沒有拒絕他的好意。
不定這子以後會讓自己刮目相看呢!
臨近中午的時候,楊貴平又來了,因為鬱俊下午要坐車會省城。
明就是元宵了,後就是開學日,就算鬱俊還想再留幾,時間上也不允許了。
為了向想和自己做朋友的鬱俊表示誠意,吳正又親手做飯了。當然,不做也不行,因為楊貴平這個吃貨就是趕著點過來蹭飯的。
不過楊貴平還是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地區的玻璃廠幫你聯係上了,過兩他們就會派人過來洽談。”
這倒是個好消息。
也可以看出來,地區的那家玻璃廠,主動性明顯要比湘水縣玻璃廠強多了,難怪能從這邊的玻璃廠嘴裏搶生意。
“讓他們直接找吳敏霞吧!”
吳正把鍋直接甩了出去,事實上,這事他已經交代了吳敏霞,包括專用玻璃瓶的設計要求等。
他已經下定決心不再直接插手這些事,他現在的目標,是即將到來的新學期。
那是他的新生活。
“吳正,我還會回來的!”
這是鬱俊離開前的最後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