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井水之爭(1 / 2)

上世紀七十年代未,文革剛剛過去不久。向遠眺望,隱隱約約可以看到由黃色土磚切成的牆上還有石灰寫著的大字,上書“毛主席萬歲”、“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之類的字眼。桃花村坐落在半山上,從遠處看,不像是一個村落,的卻象是一座青山綠水環繞著的大寺院聳立在懸崖峭壁之上,裏挨青山,外則立在懸崖之上。

桃花村以盛栽桃花為名,不知從什麼年代,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由老祖宗們辛苦的從半山裏麵開辟出一塊場地在此安居樂業,後人遂漸的加工開墾,終於成了一個有百戶人家的大村場。桃花村的人都以薑為姓,因此桃花村又有別名叫生薑村。平時都是與附近幾個村落的聯姻,所以幾十代下來,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親戚血緣關係。

早上,村人陸陸續續的出去耕田種地去了,隻留下有年紀的老人和尚未讀書小孩在家裏留守。偌大一個村場顯得格外的安靜,隻是偶爾的從山上傳來的鳥鳴聲在寂靜的山村裏顯得格外的響亮。半響從山下來了幾個貨郎在吆喝著,賣針線油鹽之類的貨品,老人們聽見了吆喝聲,放下手裏的活兒,陸陸續續的出來用一些土特產換針線油鹽,方顯得有少許的熱鬧。再者就是一些尚未上學的小伢子圍著貨郎,嘴饞的看著他們貨擔裏的糠果、冰棍之類的零食,瞅著貨郎們和老人在討價還價不太注意的時候,從他們的貨擔裏拿走幾粒糠果的,迅速放進嘴裏解解饞。

此時遠處傳來了吆喝聲:“賣叮當糠了,賣棉花糠了。”原來是一個瘸腿貨郎在吆喝,圍在貨郎身邊的小伢子們一聽,飛速散開往家裏跑,小柱子聽見叫聲,也不甘落後,跑回自家翻箱倒櫃的最後從床底下扒出一雙破舊的涼鞋,拍了拍膝蓋上的灰塵,抱著涼鞋出去了。原來叮當糠和平時的糠也沒有什麼區別,因為裏麵放有麥芽所以顏色偏黃白,貨郎切開的時候,要用小錘子敲打特製的切刀就會發出叮叮當當的響聲,放進嘴裏的咀嚼會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因此頗受小伢子的歡迎。待小柱子抱著涼鞋回來的時候,其他小朋友已經津津有味的咂巴著嘴巴走開了。偌大的水井旁隻剩下那個貨郎還在那裏了,其他人也都走了。

晌午在田地裏麵幹活的人都漸漸回來了,寧靜的山村開始顯得生氣勃勃了,水井旁又重新開始熱鬧起來了。這時薑德虎也回來放下工具,準備在家裏小酌幾杯,三杯酒下肚,已經略有醉意了。突然,門外傳來一陣喧嘩聲,薑德虎從窗口探出腦袋一看,是自家婆娘燕如和對門的薑德軍婆娘吵起來。薑德虎趁著酒意,醉熏熏地吼道:“什麼事,這麼大聲,還讓人喝酒不成。”

“你家婆娘太過份了,憑什麼一個人占住水井不讓大家用。”薑德軍的婆娘,“你說,讓大家評評這個理吧,今天你家婆娘又撞破我一個桶了,這個月你女人已經二次撞破了我的桶,這是第三次了,還有理沒理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