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如釋重負(3 / 3)

總理問:“你們二老退休金一共有多少錢?”

老頭子說:“我一個月兩千一,老伴一個月一千九。”

總理問:“錢夠用嗎?”

老頭子說:“錢這個東西,多了多花,少了少花,沒有不花,反正我們也老了,沒有什麼大的開支了。”

總理問:“看病能報銷嗎?”

老頭子說:“能,能。住院報銷百分之八十。看門診自己出。”

總理又問:“你這個房子住多少年了?”

老頭子說:“三十一年了,還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建設的房子。”

總理看了看房頂問:“你們這個房子下雨天漏雨嗎?”

老太婆說:“怎麼不漏?到處漏雨。沒辦法,隻能對付啊。”

總理向陪同的部長們說:“還是要加強棚戶區改造啊,讓我們的老工人住這樣的房子,我們這些人是有罪的。”

大家紛紛說:“是,是,一定要加大資金支持,讓大家爭取早日住上新房子。”

總理繼續說:“煤礦工人為中國煤炭產業、中國工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黨和政府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曆史不會忘記。你們應該過上幸福的生活。我們還會逐步改善工人的生活,完善社會保障,使大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有盼頭。”

在場的老工人立即鼓掌歡迎。

從這家出來,總理又隨機看了幾家,大同小異,家家情況都差不多。

從棚戶區出來,總理對大家說:“每天坐在辦公室聽彙報,怎麼能看到真實的一麵呢!我們的老百姓到底生活得怎麼樣?隻有到了這裏,我們才能有更客觀的認識。”

於是大家紛紛上車,車隊向礦區開去。

上午十一點多,總理在大家的陪同下,換上工作服,穿上雨靴,帶上礦燈,乘坐井下專用車,通過七公裏長的巷道,來到四百多米深的礦井采掘區。

總理走到礦工們中間,緊緊握著大家的手一一問好。

在液壓立柱撐起的作業麵,一位工人正在操作采煤機采煤。隆隆機器聲裏,采掘的煤炭通過傳送帶運到井外。總理站在采煤機旁,仔細地觀察了采煤的整個過程,並不時詢問煤礦的安全生產情況。

臨近中午12時,從早上7時就下到礦井裏工作的工人們要吃中飯了。在巷道裏,總理就坐在枕木上與工人們一起用餐。他一邊吃飯,一邊詢問工人們的生產生活情況。他對大家說:“我們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煤國,應該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礦井、最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最優秀的產業工人。我們一定要把煤炭生產搞好,同時也必須注意安全生產,任何時候安全生產都是第一位的,在安全生產中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同時,要下決定引進新技術,大力推進清潔生產,讓煤炭生產質量和效益走在世界的前列。”

總理在礦井下呆了將近兩個小時,才與礦工們依依惜別。

王一鳴陪在旁邊一直戰戰兢兢的,他真的害怕哪一個環節出了什麼問題,到時候他擔待不起啊。

又從礦井裏來到地麵上時,王一鳴頓時有了如釋重負的感覺。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總理馬不停蹄地視察了海城、臨海、港城三個沿海城市的碼頭建設、市容市貌、工業生產情況。又到江城市的集貿市場看了看,視察了一家大型超市,到坡頭縣視察了一家國家糧食儲備庫。最後一天,總理在江城市的帝豪大酒店聽取了王一鳴代表西江省委、省政府做的工作彙報,晚上八點,總理才坐飛機離開江城市回京去了。

看著總理的專機騰空而起、衝雲破霧消失在夜幕裏,王一鳴一直懸著的心才又恢複了平靜。這一段時間,為了接待總理的視察,他殫精竭慮,真的一個囫圇覺都沒有好好睡過,簡直是太累了。好了,現在一切都過去了,今天晚上終於可以好好地睡一覺了。

他上了自己的奧迪轎車向市區開去。此時的王一鳴把眼睛閉上了,他要好好地休息一下,畢竟明天還有好多事情等著他去處理呢!

身居高位,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沒有一個好身體,你根本撐不住的。

王一鳴的明天還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我們拭目以待吧。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