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二爺……”
“是,師傅……”
武陵山脈位於海拔在1000米左右,多幽深的峽穀,地形崎嶇。之前我們所在的是武陵山脈的邊緣地區,這些特征還不算明顯,當我們真正走進武陵山脈中時,這坑爹的地勢讓我欲哭無淚。
據我們之前的觀察,龍口距離“水”位隻有3裏左右,但這一路走下來,卻讓我覺得走了30裏的路程。因為植被覆蓋率較高,在山上看起來很平坦的路卻異常崎嶇,有的地方還有裂縫,一不小心就會踩空。在連續走過幾個狹長的山穀後,終於在一片斷崖下發現了一個很大的水潭。
二叔取出風水羅盤,快步走到水潭邊,用手指沾了幾滴潭水,撒在羅盤的上,然後在水潭邊隨意的走了兩步,點了點頭。
“是這了!”
“呼……”
眾人同時鬆了一口氣,這一路給累的,二叔都受不了了,收好羅盤就找了塊石頭坐下,眾人紛紛效仿,這個隱藏在深山老林裏無數年的水潭,終於迎來了它的第二批訪客。
作為一個菜鳥級別的盜墓人,雖然我對風水的了解比不上二叔他們,但我還是能清晰的感覺到這個水潭充滿了靈氣。為什麼呢,因為這水潭裏一條魚都沒有!
古語有雲:“水至清則無魚”,這句話現在有時用來表示對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但是,它在我們林家傳承了千年的墓經裏有另一個解釋,水之所以太清,不是因為源頭不斷的供給新的水流,而是因為水下有天地山川的靈脈經過。
靈脈在古時的稱呼有很多,修仙之人稱它為靈,術士之流稱它為丹,而古代帝王就稱呼它為龍。靈脈影響著一條河流、一個湖泊甚至於一汪清泉的靈氣。魚是凡俗之物,需要水中有一定的養分才能存活,但是養分相對於靈氣來說就是雜質,是不容許被存在的。所以,有靈脈流經的水域裏是不會有魚存在的。但是它周圍的植物或者生物卻能夠生存的很好,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靈脈的滋潤,這也正好應了一句老話,有失必有得。
這個天然的青龍吐水局,把方圓數十裏的靈氣都聚集在了一起,當年的南疆侯精通風水天相,肯定是根據星象判斷了大體方位,再運用風水之術,在龍口附近建了一座古墓,用來吸收風水局的煞氣,企圖把這個純淨的風水局變成一條完整的龍脈,獨立於三大龍脈之外。
眾所周知,昆侖山是天下龍脈的發源地,從風水上來講,昆侖山是玉龍騰空之地,為宇宙之氣所凝結。中國三大龍脈盡皆發源於此,而其他支脈則是由這三大龍脈分化出去的,統屬於昆侖山。除此之外,紫禁城的龍脈算是特殊的存在,它直屬於昆侖,獨立在三大龍脈之外。就這麼一塊地方,數個朝代的皇帝都定都在這,足以說明很多問題。
當然,商代的都城並不是在紫禁城附近,多在河南河北。這偏遠之地連統治者手底下眾多能人異士都沒發現,那南疆侯又是怎麼找到的? 這裏,就不得不提及烏族的來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