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慮間,我看到獨清秋和少昊從院門進入,一早就來找我了。
我來不及收拾桌上物件,被兩位看了個正著。
“獨玉隱?這是你為自己準備的新身份嗎?”獨清秋看著第一個獨字,饒有興趣。
“大人來了,”見二人一早到訪,我著手停住筆墨,頷首打了個招呼。“昨夜雨濃花瘦,今晨風景另一番別致。二位可願隨我到院中飲茶,我也借花獻佛,用這獨府茶葉,為二位烹茶一飲。也算是答謝大人為我準備的日日所飲湯藥了!”
二人莞爾,見我已開始說笑,神情也放心不少。隨我到院中石桌前坐下。院牆高築,秋風倒不強勁,回廊處翠竹聲聲,滿地黃葉卷秋雨,卓辜在院中一隅練劍,這番景致,倒是我從未經曆過的。沸水煮茶之間,我向二位道出心中想法。
“我幸得大人相救,大恩不言謝,楊姓已不能再用,遂考慮用大人的姓氏作為自己的姓氏,一來,我在府中居住也更名正言順,不想為大人帶來無妄之災;而來,我希望能牢記大人對我的救命之恩。這玉字,母家家規,女子名中必帶玉字,我想保留對家人的思念之情,隱字,取自‘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寄希望修煉自己安身立命的能力,為家人報仇!”
“好!”少昊在一旁拍手叫絕:“不愧是名門閨秀,詩書女子!”
“姑娘考慮事情倒是處處周密,頗有我家門風範。隻是這玉字,姑娘記在心中即可,這世間多心之人,你總無法預料其用心之處。對家人的哀思,放在心中或是提在嘴邊,對心誠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我建議,以後我們就叫你隱娘吧!”獨清秋略一沉思,娓娓道來,“獨姓甚少,易使人生疑琢磨,行走世間不便,姑娘覺得‘杜’字如何?一來與獨字音似,二來與姑娘母家姓氏形似。杜隱娘,如何?”
“多謝大人賜名!隱娘甚好,那以後,諸位就叫我隱娘吧!”我站起來對獨清秋福了福身,表示感謝。
“隱娘也就不要總喊我大人了,既然都隨了我的姓,以後你喊我哥哥或清秋吧。”
哥哥……這個稱謂居然讓我一時紅了眼,以前哥哥也是最疼愛我的。
少昊似乎看出我傷心之處,遞了帕子於我:“清秋兄就暫不要提及隱娘的傷心之事了。”
“我沒事,讓二位費心了。這些都承受不了,談何為父兄複仇?”說到此,我略一琢磨,向清秋說出心中所想,“大人乃謀略高人,也深知隱娘所承載的重擔。我想向卓辜一樣能手握兵器,有朝一日,手刃仇人。想請卓辜教我劍法,不知此法是否可行,先生可否指點一二?”
“這世間之人,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即乃後宮佳人,也環肥燕瘦,各有不同。不必人人都具有同一技能才實現你所想,殊途同歸,是你作為當前的隱娘,所要考量的可能之法。既姑娘自名為隱娘,就該明白這大隱小隱的道理,在下建議姑娘在這天地間探尋參悟自己報仇的方法。這劍法,想學自是可以,強身健體也為一用,但不希望姑娘將這複仇謀劃局限於舞刀弄槍之間。天地之道,道可道,非常道。你本是聰明之人,其中規律,還需用心摸索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