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黃樂在會議室,主持了對22名應聘者的麵試,唯一沒有來的那位,是因為個人原因放棄了麵試的機會。
根據α1的提示和監測,黃樂很快篩選出了11名合適的實驗助手,並在接下來的2天內,將這11人分別注射了誘導劑,完成了誘導,將這11人徹底變成自己的班底,暫時交由龔凱帶隊。
然後,黃樂開始布置任務,準備開始下一個項目——手機電池的研發。
雖然上次納米鋰合金電池的研發獲得了成功,不過,從實際分析,電池的負極材料,成了製約電池性能進一步提升的短板,所以這次,黃樂決定將研發方向放到這個方麵。
在與α1反複交流、探討過後,黃樂最終選擇了研發一種新型的納米矽材料來完成設想,雖然α1建議黃樂直接開始石墨烯的大規模工業化研發,但是黃樂在慎重考慮後還是選擇了拒絕,因為,這次的會議證明了,那些所謂學術界的人士,還是有些看不起自己,那麼,自己偏偏就要證明一下,就算沒有你們所謂的‘指導’,我也能獨立開發出更多更優秀的成果;至於石墨烯,那是這之後的事情。
根據α1的計算,黃樂帶領著那12名助手,開始了研發。
實際上,現有的納米矽材料從數據上來說,已經足夠優秀,比容量也是碳材料的5倍左右,但是,現在困擾學術界的主要有三點:第一點是納米材料的團聚問題,這個還好,自己在納米鋰合金材料的製備上已經解決了;第二點則是納米鋰合金離子會在常溫下破壞納米矽的晶體結構,導致電池性能急劇下降,這個必須解決;第三點則受限於現在納米矽材料本身,在經過一定時間後,納米矽材料的特性會下降。
隻有解決好後麵兩點,納米矽材料的負極才能真正取代現有技術,成為新型電池的標準——這不僅是指手機電池,電動車電池同樣可以運用這個技術升級。
至於所謂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隻要實驗室裏能解決,α1自然能保證生產的效能。
不知不覺,時間已經到了2月中旬,項目的第一階段——篩選、培育合適的菌種,用來製備合適的帶有一定生物特性的納米矽,因為經過α1的計算,這種生物特性的納米矽晶體,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原有納米矽的那種疲勞導致的性能下降;經過這十幾天的忙碌,實驗室內熱情逐漸高漲,因為合適的菌種已經大致分析出來了,所有人,都在按計劃,緊張地忙著。
“叮鈴鈴”的電話聲打斷了黃樂的思路,黃樂掏出手機,原來是母親的電話,他不想打擾正在忙碌著的助手們,於是快步走出實驗室,來到休息室,才接通了電話。
聽筒那邊傳來了母親的關心:“樂樂,在做什麼呢?這麼就才接電話?”
“哦,媽,我剛才在實驗室忙呢。”黃樂連忙回答道:“你最近還好嗎?媽。”
“我還好呢,樂樂,你們忙歸忙,要記得保護身體啊,飯要按時吃,也不要熬夜啊!”母親李雪梅開啟了名為‘媽媽的嘮叨’,讓黃樂心底流過一陣暖流。
“我知道了,媽,你也要多保重身體啊。”黃樂微笑著回答著。
“對了,樂樂,你們什麼時候放假啊,明天就小年了。”母親突然話頭一轉,問起黃樂的歸期來。
黃樂皺著眉想了想,這實驗正好是第一步的關鍵時刻,如果回去過個年,休完假回來,那就得10來天,不說試驗進度,菌種的誘導變異和篩選工作可不能停止啊,沉吟著黃樂對母親說:“媽,今年,我就不能回來過年了,這裏離不開呢。”
“啊?”母親明顯有些失望:“這樣啊?那你忙吧,啊,媽媽先掛了。”
“別!”黃樂馬上喊住了母親:“這樣吧,媽媽,我們倆也幾個月沒見麵了,幹脆,今年你來我這裏過年吧!”
“啊?”這次母親的聲音帶著一絲驚喜和意動,不過她還是有些遲疑:“去你那裏過年,你那裏方便不方便啊?不會打擾你做事吧?樂樂。”
黃樂連忙大包大攬:“不會,怎麼會呢,媽媽你來了,隻會讓我的幹勁更加足啊!媽,你就來吧!”
母親在那邊遲疑了一會,最終還是耐不住黃樂的軟磨硬泡,答應了2天後出發,來這邊和自己的兒子過年。
結束了和母親的通話,黃樂想了想,馬上將溫青青招來,吩咐溫青青,馬上在市區租一套合適的三居室,至於生活用品,也交由她一起辦理,務必讓母親能安安穩穩、開開心心地在這裏過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