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檔案一:鎖魂咒怨(1)(1 / 3)

一、見鬼約會

“你想見到真的鬼嗎?明天晚上六點到向陽廠門口!”

自從我在搜異網上發布了那幾篇S市幾大靈異地點的調查報告後,網站的點擊量終於有了像樣的提升。不過僅憑這幾盤“小菜”是滿足不了“靈民”們的胃口的,我還需要更多、更離奇、更真實的案例。所以我在網站上發了個公告,希望網友們能夠提供一些靈異事件的資料,我將會對其中一些特別的案例進行調查。

這些天陸續收到一些網友的爆料,但以捕風捉影、語焉不詳的居多,隻有這一條留言引起了我的強烈興趣。我對向陽廠並不熟悉,甚至在本市的黃頁裏都找不到這家工廠的名錄。如果我不是在古教授的靈異資料裏看到過這個名字,一定會以為這條信息是無聊的惡作劇。

古教授並不是我的導師,他研究的是自然科學,和我學的IT專業風馬牛不相及。但是自從旁聽了他那節“超自然現象探秘”的講座後,我就被他的學說深深地迷住了。

雖然我不是他的學生,但是古教授似乎對我特別另眼相看。“你擁有特殊的天賦,所以比別人更適合去做一些獵奇探秘的事情!”這是古教授給我的評價,也是我在畢業後創辦搜異網的原因之一。

他甚至把收集了多年的靈異案例資料給我作參考。那些資料非常的詳細,不僅僅是本市的,包括全國甚至世界範圍內著的名案例都有詳盡的收錄。

我知道古教授的業餘愛好就是去破解這些靈異事件的真相,所以在某些記錄中,他會自己寫上最終的調查結果。而在某些記錄中,他隻會寫上“已調查”三個字,而沒有任何其他內容。

當我問古教授調查的結果是什麼時,他的回答隻有兩個字:“秘密”。

當他說“秘密”的時候,我就知道不可以再追問下去,因為他告訴過我,秘密之所以成為秘密,是因為掌握秘密的人或者組織在守護著它,任何想揭開秘密的人,就意味著要和守護秘密的力量對抗,比如說,盜竊商業秘密的人,必然會遭遇對方的法律訴訟;盜竊國家機密的人,整個龐大的國家機器都將會是他的敵人。

秘密的級別越高,知道後所帶來的後果就會越嚴重。所以一個職業的探秘者,都會牢牢地遵循兩個法則:第一,永遠不要打探不應該知道的秘密;第二,萬一知道了那些“有害”的秘密,保存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永遠都不要說出去,讓自己成為一個守秘人。

“那這個呢?”我指著檔案中標題為“向陽廠”的那一頁,那一頁比起其他的檔案來更簡潔,因為除了標題之外,完全是一片空白。

我至今還記得古教授緊張的樣子,好像是有人在用槍指著他的腦袋似的。“忘記它吧!”他重重地把筆記本合上,“這不是你現在能夠了解的東西!”

當然,我沒有忘記,反而是把它深深地記在了腦海裏。人總是這樣的,越是神秘的東西就越是能夠引起好奇。從古教授那裏回來後,我就開始著力搜集有關向陽廠的資料,但是進展很不順利,我在網上、圖書館裏都找不到任何向陽廠的資料。詢問一些學校裏的本地同學,竟然也是一問三不知。

到最後甚至我自己都懷疑,到底有沒有這樣的一家工廠存在。直到今天,我才終於看到有第二個人提起這家工廠,直覺告訴我,向陽廠的神秘麵紗終於要向我揭開了。

留言者沒有留下任何的身份資料,也沒有告訴我到底向陽廠在哪裏。不過,隻要確定有這個地方存在,那麼有一種人就肯定會知道它在哪裏——那就是出租車司機。

但是我連續截了幾輛出租車,司機一聽我說去“向陽廠”都立刻跟我說沒有聽過這個地方。S市的出租車司機絕大部分都是外地人,但他們整天在S市的大街小巷裏穿梭,早就把這個城市摸得比自己的腳毛還清楚。如果連他們都不知道那個地方,那麼就隻能說明那個地方是真的不存在了。

我開始有點泄氣了,下車的時候司機卻叫住我:“你說的這個地方老胡可能會知道。”

他告訴我,現在的出租車司機十有七八是外來打工的,一些本地的老地名知道得不一定詳細。他等一下就交班了,下一班的司機老胡是本地人,已經幹了二十多年,他有可能會知道。

我就坐著這輛車來到他們交接班的地方,那裏果然有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司機在等著他,應該就是他說的老胡吧。司機下車後,跟老胡介紹了幾句,我看到老胡的臉色立刻就變了。

“小夥子,你到那去幹什麼?”老胡警戒地問我,聽口音果然是本地人。

“師傅,您知道向陽廠在哪,對不對?”我喜出望外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