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道生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秦翰林暢懷一笑,說道:“胸懷大者,並非置仇怨於不顧!你現在還小,無需領悟那麼透徹。你隻要記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萬物在你眼中,所化皆為本來麵目,那便可以了!”
一番話下來,盡管秦道生並沒有領悟得那麼透徹,但有所領悟的他,一時間心懷也放開了不少。這是一次對他影響極大的談話,在往後的生活中,他常常會想起這番情景,悄然間,他的生活開始發生了變化。
同時,秦道生對秦翰林的觀感,又好了不少,就連昨晚被他嗬斥而有些不快的情緒,悄然間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臨近中午時分,秦道生和秦翰林,終於來到了高頭嶺這個地方。
高頭嶺,果然不愧為望風寨的一道天然屏障。高山險峻,懸崖深穀,通往望風寨的通道,唯有那條橫在懸崖上不算寬敞的山路。山路還算平坦,可容兩匹戰馬並肩奔跑,但左邊那個深達萬丈的懸崖,卻令奔跑其上的人心驚膽戰。更令人心驚的是,山路橫穿懸崖一段距離之後,即被兩座高山夾在中間,形成一個一線天的奇景。這一線天的夾縫,橫向竟有數十米的距離,若在這條夾縫之上的兩山邊布防,僅以落石攻擊,便可令來犯之敵損失慘重!望風寨的人,如果在一線天的地方和道路另一方的半山上設防,待有敵人來攻,他們僅以石頭和弓箭攻擊,便可輕易阻敵於山門之外。
秦翰林和秦道生站在離一線天有差不多百丈距離的山穀中。這是一處非常狹長的山穀,通往楚地的官道正好從這個狹長的通道中穿過,幾百米外的山腳下,還有一個村落。秦翰林知道,那個村落,不乏望風寨的眼線存在。
探查的結果,與事先得出的結論一致。高頭嶺,隻能智取,不可強攻!看完了地形,估算了一些望風寨的布防情況,再在心中反複推演著預先設好的局,以及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秦翰林兩人便回了望風鎮,與顧三娘等人會和。
算好商隊從望風鎮走到高頭嶺的時間,這日午後,在眾人吃飽喝足之後,秦翰林領著商隊,高調出發了。秦翰林知道,望風鎮境內,不乏望風寨的眼線,而且越靠近高頭嶺,他們的眼線越多。秦翰林等人如此高調出發,便是要讓他們的眼線,將消息帶到矬子老六的耳中。
早在幾日前,秦翰林等人派出的探子,已然傳回了消息,此番守在高頭嶺的,正是嗜酒如命的矬子老六。隻要商隊經過的消息被望風寨的眼線知道,則他們必然會向望風寨報告,而最先得到消息的,一定就是矬子老六。矬子老六遇到如此多的美酒,焉有不動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