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管理變革的方針(2)(1 / 3)

20年來,我們花費十數億美元從西方引進了管理。今天我們來回顧走過的曆程,我們雖然在管理上已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創造了較高的企業效率,但還沒真正認識到這200多年來西方工業革命的真諦。所以我提出了“雲、雨、溝”的概念,就是所有的水都要彙到溝裏,才能發電。這條溝在IT S&P、IPD、IFS、ISC、LTC、CRM等的序言中已有描述,我們還沒有深刻理解。沒有挖出這麼一條能彙合各種水流的溝,還沒有實現流程的混流。我們現在就是要推動按西方的管理方法,回溯我們的變革,並使流程端到端地貫通。(來源:任正非在“藍血十傑”表彰會上的講演,2014)

“雲、雨、溝”,我們首先要重視“溝”這個平台的建設。以前的改革總是說要優化流程,但不知道目標方向,反而讓流程變得更複雜。現在我們的目標方向越來越清晰,在三年內實現賬實相符、五年實現“五個1”,這才會使作戰權力前移成為可能,實現“班長的戰爭”。(來源:任正非在“從中心倉到站點打通”工作彙報會上的講話,2015)

17.2 不斷改良,先立後破,無窮逼近合理

17.2.1 管理變革的“七反對”原則

堅決反對完美主義

管理的改革是永無止境的。到了我們的管理工程驗收的時候,我們又麵臨著如何在更高層次深入管理改革的問題。除非到我們公司破產的那一天,我們才可能不要管理改革,這一點決不會動搖。(來源:任正非8月26日在MRP Ⅱ推行協調會上的講話,1996)

華為公司從創辦到現在,從來沒有追求完美,追求完美我們就根本動不了。我們在推行各種政策時,隻要大的環節想明白就推行,然後在推行過程中慢慢優化。華為企業文化的一個特征是,隻要有新增長點就不能追求完美,追求完美就不可能有增長點,一定要追求實事求是、可操作性、可運行性。(來源:《基本法》會談紀要,1997)

我堅決反對完美主義,就是要以及時、準確、低成本地實現交付,反對畫蛇添足,故意增加流程,延誤了作業時間,造成高成本。在具體操作中,我們強調在保質保量及時交付的基礎上,一次把事情做好。(來源:《改變對幹部的考核機製,以適應行業轉型的困難發展時期》,2006)

堅決反對盲目創新

我們的價值評價體係裏麵既有英國的規範化管理,又有美國的創新精神,因此我們公司最後不會像英國一樣做得很死板。那麼我們公司要求麵對流程,要求規範化管理,大家認為規範化管理會不會把華為公司管理得跟英國一樣呢?中國人的劣根性之一就是永遠不願規範,盲目創新是我們不滅的靈魂。中國人老是想這個會了,再搞搞那個,好奇心是中國人的特征。即使我們推行規範化管理後,中國人的創新精神仍是壓也壓不住的火花,不過創新不像以前那麼幼稚了,而是有序的、有價值的創新。(來源:《創業創新必須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中心》,1999)

要處理好管理創新與穩定流程的關係。盡管我們要管理創新、製度創新,但對一個正常的公司來說,頻繁地變革,內外秩序就很難安定地保障和延續。不變革又不能提升我們的整體核心競爭力與崗位工作效率。變革,究竟變什麼?這是嚴肅的問題,各級部門切忌草率。一個有效的流程應長期穩定運行,不因有一點問題就常去改動它,改動的成本會抵消改進的效益。(來源:《華為的冬天》,2001)

我非常反對盲目創新。由於衝動,以及沒有嚴格的認證、試驗,會使破壞性的創新納入使用,造成體係運行的遲滯。我們在變革的過程中,要大力提倡改良,謹慎使用改革。不要為了創新而創新,為了表明自己能幹就改一下,一改就是流程運行的高成本。這一點至少在管理體係上要落實下來,成熟的體係為什麼不引進使用?為什麼要盲目創新?英國人習慣漸進式的變革,有350年穩定的曆史,形成了穩定而優良的發展體係。要是英國人老創新,老革命,就把軌道創到地獄裏麵去了。一個穩定的體係,才能保證良好的運作和低成本,所以,我們在管理體係上堅決反對盲目創新。更要反對“自主創新”,好的東西都要引進來使用,要最小量地開發,獲得好的管理方法。(來源:《改變對幹部的考核機製,以適應行業轉型的困難發展時期》,2006)

我們要變革的量隻有5%或者更少,95%情況下都應該是規範的,穩定的,不要盲目去創新。這樣對於5%的不規範的部分,允許探索與變革,其目的就是要促進發展。我認為,我們在某個時期會強調這樣,在另一個時期我們會強調那樣,其實那就是變革那5%。所以,我們的目標方向是很清晰的,就是必須要發展,不發展就是死亡。如果我們說100%都變就會有發展,我認為沒有可能性。100%都變了以後未必會有發展。打亂了全局的互聯,走向一種新的平衡是極其艱難的,而且混亂中,效益低下,不會有提高的。大刀闊斧變革,是癡人說夢。(來源:《人力資源工作要為業務發展服務,不能走向僵化》,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