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那位高手連屍體都不放過,都扛出去了?”文東弱弱問道。
“不清楚,還是你們這邊舊時有配陰婚的習俗,屍體扛出去都能賣錢?”方木反問到。
“這我還真不清楚。”兩人就這麼站在棺槨前說道,也不避諱。
文東眼尖、彎腰從散開的木板中拿起一樣物件說道:“你看、這是什麼?”
方木望去,隻見文東手中拿著一件造型奇特的東西,看去有點類似於現在的吉他形狀,頸細長、往下去有點圓,扛著大肚。
有些事說也湊巧,在方木上學的時候,就喜歡看些古代書籍,奇奇怪怪的曆史,此刻雙眼一明、一條大膽的想法在腦中形成。
“快看它、肚中是不是空的,靠上有沒有十三根孔的形狀?”方木急切說道。
“嗯,是的,但你說的孔看不清楚,不過你怎麼會知道?”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築,隻見記載、不見實物,失傳於宋朝的築?”方木此時說話的聲音有些顫抖。
築是古代的一種擊弦樂器,有史書記載:“頸細圓肩、中空、十三弦,演奏時、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執竹尺擊弦發音。”
“那就是現在說的樂器了?”文東不以為然淡淡說道。
“可以這麼說,你小子給我慢點,如果猜測真實、你知道這多名貴嗎?這寶貝抖下都碎了。”方木吼道。
“看來這個墓穴,最起碼可以追回到宋朝以前,快看看還有什麼寶貝沒有?”
就在這時,一直眼尖的文東抬頭指著墓牆上說道;“快看、這上麵有字……”
這是一種大篆字體,方木好歹也是高中畢業,有幾個字還是馬馬虎虎能認的出來,斷斷續續從上麵讀了下來,風、一去,突然一句話熟練般的念了出來。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這些話很耳熟啊,方木快速把學過的知識從腦中過濾一遍,猛然間驚呆了。
這句話出自荊軻,是他的名言,“荊軻刺秦王”時燕太子送別於易水河畔,荊軻回頭說的這句話。
難道這座墓裏麵葬著的人、就是來自戰國時期的荊軻,當時荊軻刺秦王不中,被殺,嬴政為表示第一個敢反秦者的刺客,把荊軻剁為肉泥,分別葬在所屬國六處,就是在現在的江蘇、河北、甚至山東都有荊軻墓,難道這裏才是荊軻的真身處?
在當時反秦者,是要被株連九族,所以後麵荊軻的後人紛紛易姓、隱藏起來。
既然這裏是荊軻墓,可還解釋不了棺槨為什麼是空的?
這時,方木的目光再次落到那把樂器築上麵,在戰國,懂樂器也是一個身份的象征,不是一般百姓隨便會的,擊築是王公大臣、達官貴人,才有能力消遣的,這也說明擊築技術越好,代表身份越高。
“荊軻職業是刺客,雖說享受燕太子至高的待遇,但隻能說他是勇士,何況燕太子有求與他,根本就不會這優雅的藝術。”方木自言自語道。
“照你這麼說,就是有人連吃飯的家夥都不要,送來陪葬了?”久不說話的文東突然冒出這一句。
“可以這麼理解,並且那個人一定跟墓主人關係很好。”方木道:“古人信奉忠義,當時荊軻要見到秦王,需要兩樣東西,一個是燕國的城防圖,另一個就是秦國叛將範無忌人頭,消息傳到範無忌耳朵,他二話不說揮刀自殺了。”
突然,一個名字在方木腦中閃現出來,會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