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也出來了,看到這麼多人都在,微微笑著對眾人點了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呼。他來到老管家林福身邊,小聲問道:“福爺爺,是父親大人來了嗎?”
“少爺,應該是老爺。你看那馬車不正是老爺出門時最愛乘坐的那輛嘛。”老管家林福指著馬車肯定說道。
林雨手搭涼棚看了看,興奮道:“是父親的馬車,錯不了。父親怎麼親自來了,還來的這麼快?”
老管家林福側過臉看著林雨疑惑道:“少爺,是有什麼事嗎?你知道老爺來的緣故?”
見到老管家林福臉上的疑惑神情,林雨不好意思地擾擾頭,紅著臉小聲說道:“昨天夜裏,我不是讓書童給您一封信,請您安排盡快送到城裏去嘛。估計父親大人就是為了信裏的事而來。可事先我也不能肯定父親會親自趕過來。”
老管家林福聽了林雨的解釋,心下釋然,微笑地拍了拍林雨的肩頭,欣然道:“隻要城裏沒事就好,這我就放心了。”
眾人稍候片刻,馬車已來到院門前。馬車夫停穩馬車,笑著對眾人打了個招呼,轉身掀開門簾,恭敬道:“老爺,夫人,到了。”
林雨一聽,娘親也來了!高興地走到車邊,恭敬地躬身行禮道:“爹爹、娘親,一路辛苦了。”
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從車中彎著腰走了出來。隻見他頭戴方巾,身著白色儒服,五官和林雨有幾分相似,更多了一股方正浩然之氣,此人正是林雨生父林軒。林軒現任青元城瀟湘書院院長,飽讀詩書,滿腹經綸,博學多才。為人剛正,又不失圓融,對儒學精髓—中庸之道頗有心得。宋國朝廷曾三次征召林軒入朝為官,奈何他不願入仕,隻想留在故鄉青元城教書育人,開化民智,故而三次婉辭,因此宋國儒林無人不知其名。
林軒從馬車上下來撫須笑道:“雨兒最近讀書可還用功?”話音剛落,車裏便傳出一女子婉轉溫柔的輕笑聲:“雨兒從小就乖巧懂事,用功上進,你這當爹的還用得著問這種問題嗎?雨兒可有想娘親?”
林軒聞言,哈哈一笑。
林雨連忙應道:“爹爹,孩兒一直專心讀書,未敢有絲毫懈怠。娘,孩兒一直惦記著娘親。”
說話間,車裏出來一位女子,生的極為美貌,青紗白裙,素淨淡雅,不施粉黛,溫和柔美。隻見她眉毛彎彎,眼似秋水,皮膚細膩,臉色晶瑩,保養地極好,不像是為人母的人,倒像是個初為人妻的花信少婦。她神情端莊從容,自有一種雍容華貴的氣度。
這女子櫻唇微微含笑,一雙明亮的眼眸透出柔柔的憐愛之意。她仔細地上下打量著林雨,柔聲道:“雨兒在這別院可還習慣?”
林雨連忙上前,親熱地握住這女子伸過來的小手,輕聲道:“娘親,您慢點。在這兒有福爺爺照應,孩兒一切都好。”
這貌美女子就是林雨的生母--曾氏。她出身於青元城書香世家,知書達禮,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無一不通,未出閣時也是名聞遐邇的才女。待到嫁給林雨父親林軒後,夫妻二人伉儷情深,相敬如賓,於婚後第二年誕下林雨。從此曾氏專心相夫教子,操持打理府中大小事宜。她待人柔和,處事公正,賞罰分明,頗受林府眾人敬重和稱道。
早在一旁候著的老管家林福和眾管事也一起上前給老爺、夫人行禮。一陣問候、寒暄過後,眾人將老爺、夫人接入院裏大堂之中,待到丫鬟奉上熱茶之後,各位管事也就一一告辭,忙活各自份內的事情去了。
已是正午時分,老管家林福安排丫鬟婢女及時將早已備好的熱湯佳肴端上堂來,眾人一起用了午膳。
待午膳過後,眼見老爺、夫人精神還不錯,老管家林福便上前把這段時間以來別院裏發生的大事一一向老爺、夫人詳細稟報。講到林雨救助許先生一事時,林福所知也是不多,隻不停地誇讚林雨,盡說些林雨小小年紀就懂得急公好義,救死扶傷之類的好聽話。老爺和夫人聽了也是欣慰地相互看了一眼,又撇了撇林雨,見他站在一旁,小臉紅通通的,連耳朵根子都紅透了,頭也垂得低低的,顯然是被老管家林福誇的不好意思了。夫妻二人不由得啞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