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炔待得朱彪坐下,自己才坐在下手,繼續道:“大爺爺,這次爹爹讓我來代州,主要還是那幾個莊子的事情。爹爹讓大哥在易水城買了塊地,但是手底下人手不夠,隻能把代州這邊的佃農轉過去。至於這邊的幾個莊子的田地,爹爹想把這地權轉到本宗名下,至於怎麼分配,還是主要按照大爺爺的意思,隻是爹爹有兩個請求。”
朱彪見朱炔絲毫不談其他,直轉正題,頗感驚訝。這朱炔的性子,朱彪是心裏有底的,中京朱家在代州的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幾個主要人物的一些生活習性,每人都有了解。
朱彪捋了捋胡子,道:“這事兒,我也知道個大概。你爹爹既然想從代州這邊抽身。本宗的田地是該退回來重新分配的,但是我們也不能白要。你且說說你爹爹的兩個要求是什麼。”
朱炔答道:“第一,爹爹名下的四千六百七十三畝良田中,苗莊的六百二十畝要交給三叔朱厚根一家,其他五個莊子的田地歸大爺爺分配。其他五個莊子的莊戶和佃農都要隨我們遷到易水城去,那裏有大片土地需要人去種養,這點是爹爹再三交代的。還有就是需要大爺爺派幾個武藝高強的教頭去那邊教習武藝,潘龍山處處是寶。農戶們農閑可以去山中狩獵,獵到的山貨歸我們朱家統一收取,價格按照市價的八成。潘龍山險惡,所以需要教頭們教習農戶們武藝,至於人選,有大爺爺你來決定。”
朱炔見老太爺微微點頭,頓了頓繼續說道:“至於第二點,便是以後易水城的朱氏家規,需要有所變動。”朱炔說完,坐正身子,默默等待朱彪的回答。
待朱炔說出第二個條件,朱彪臉色微變,苦苦思索一番道:“你爹爹這第一條,我可以先答應下來,至於這第二條嘛,有點牽強,朱家子弟前去易水,他們是代州祖姓,開枝散葉是好事,但是這族規我覺得還是按照原來的好。我們的祖宗隻有一個,為什麼還要再立一套族規?”
朱炔早就料到朱彪會這樣問,便直接將朱崇貴的話轉述道:“易水不比代州,代州是千裏平原,收入都來自地裏,但是易水城傍著潘龍山,這裏麵的收入就分為了兩塊,如果族規不改,以後出了岔子,我們怎麼向大家交待。而且易水城是潘龍山的樞紐,那裏的貿易規模不比代州,代州的墟市帝國管理嚴格,但是易水城南北潘龍山的貨物流通巨大,我們代州這邊一項隻管土地分配的族規,怎麼能適應易水那塊呢?所以爹爹想在族規裏邊要加上獵山和貿易兩部分,所以才需要重新擬定,希望大爺爺好好考慮考慮。”
朱彪聽了,微做思索道:“這點還是等過幾天我和幾位長輩商議以後再答複你,可好?”
朱炔明白,朱彪是怕如果同意單獨為中京朱家修改第二條族規,會損了本宗的威嚴,便想把此事擱置一段時間再說。他跟朱彪寒暄了會,也就托事告辭出府,朱彪心照不宣也不作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