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炔聽了李衛的話著實吃了一驚,反問道:“如此說來,天下又將再起紛爭?”
“我雖然不想承認,但古書上的確就是這樣記載的。”李衛歎了口氣繼續說道:“帝國誌所記載神武大帝出生和仙去時,易水橋均有現身。而此後曆經千年再也沒有人能看到它再度現身,也不知今日我們是積了幾世的福分,易水天橋竟然再度現身。”
眾賓客聽了都不住的點頭稱是,朱炔對他說的這份幸運並沒有多麼深的體會,他隻是深深地記住了一句話:紫星降世,必有兵戈之爭”。
“李公子所言有些危言聳聽了吧,若是易水天橋現身、紫星降世,天下又起紛爭,為何我們沒有聽到一點帝國備戰的消息呢?”張公子問道
“李公子所說確實屬實,想不到果真是天意如此啊!”寧王突然說道,“諸位不知,近幾日帝國屢有祥瑞之兆預示著國運大盛,其中前幾日劍田縣有一壯士,捕得一隻異獸送至中京。”
“恰巧本王也是前幾日在宮中碰上了那異獸,看它頗具人智,竟能噴冰吐火,與相傳的上古麒麟頗為相似。眾墨黑執事斷言正是上古祥瑞之獸冰火麒麟。帝國捕得此獸,正是吉兆,上承天意,下哺民心,正該激勵自身,興兵幽燕,統一天下。望帝親撫瑞獸,謀定於今年中秋禦駕親征討伐幽燕,兵戈所指,天下一統。墨黑執事蔡思宇見望帝主意已定也不便多說什麼,北伐之事已成定局。隻是這炎華大地又要兵戈血刃,多少百姓流離失所了。”
寧王兀自歎一口氣,仿佛再提不起宴飲的興趣,怔怔入定。
朱炔長身而起,道:“王爺深撫民心,實乃當世賢王。隻是想那幽燕之地,為胡蠻所控百餘年,那幽燕之地的漢民實乃名民實奴也。皇帝陛下此次北伐,必能天下一統,解我漢民百姓於水深火熱。王爺憐民之心,吾等皆深為感動。”
寧王聽了朱炔所答,這才振振精神,端酒笑道:“我是憶及戰地百姓艱難,這才心中憂慮,朱公子不必勸慰。今日我宴飲天下,隻願天下有識之士能為北伐出謀劃策,助君征戰!”
這是朝廷大事,寧王卻在這臨江樓暢言,可見此時言論寬鬆。那憤青孫九兆待得寧王話畢,道:“小子朝林白衣,自小恭謹己身,苦學文武,立誌報效國家,此等大事,正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隻恨人言輕微,報國無門。”
寧王讚賞道:“國無公私,職無大小。幽燕擁兵百萬,國立甚巨。不出五月,兵閣將在望西門團營招募天下英雄,共起大業,到時正是我等報國之事的大好時機。”
“易水橋今日現身必是預示著主上此番必將成就一番霸業,在下在此先賀過主上,又得大展鴻圖之機!”
朱炔循聲看去,說這句話的正是張公子。眾賓客正為易水橋的雄偉而驚歎,突然聽了這句話便紛紛的回過頭來看向張公子。眾人都心裏明白:縱然言論再開放,稱王為主上可是極大地忌諱。
雖然眾人都能聽得出來這句話裏的深層意思,但並不敢多說,隻是靜靜的等著寧王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