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是區域人口和經濟、社會、文化設施高度集中的地域,是政治、經濟、社會活動高度集中的場所,同時又是社會經濟發展曆史過程的體現。城市管理對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基礎性的作用,是衡量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

正是基於宜昌城市管理在省內乃至全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們選取宜昌為藍本進行分析。宜昌正在建設現代化特大城市,這為宜昌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城市的飛速發展不僅給政府,也給社會公眾帶來了許多發達國家都沒有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立足國情、立足地方的基礎上,探索適合本地方的城市管理體製機製、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本書的撰寫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也是落實貫徹高等學校與社會主體協同創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體現。本書最初的思路得益於宜昌市人民政府法製辦公室主任熊文斌先生的點撥,讓我們鼓起勇氣開展這一課題研究;宜昌市城市管理局王長益副局長鼎力支持,不僅在百忙之中為我們答疑解惑,還親自撰寫“第五章宜昌城市管理的突出成效”部分。宜昌市城市管理局政策法規科(行政審批科)王孝兵科長和喬裕峰同誌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珍貴的資料,並多次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寶貴時間與我們暢聊課題,為我們答疑解惑、指點迷津,豐富了我們的寫作思路。另外,宜昌市伍家崗區城市管理局辦公室陳瑾女士也熱心幫我們搜集、提供寶貴資料,在此一並表示謝忱!

本書的編寫曆經了整整一年時間。一方麵說明研究這一課題並不輕鬆,另一方麵也說明編寫組對這一課題保持著認真謹慎的態度。盡管筆者水平有限,這本書的質量還未盡如人意,但畢竟展示了宜昌這座世界文明的水電之都在城市管理方麵的一些有益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總之,宜昌在城市管理中銳意進取,不斷創新,造就了宜昌這座宜居之城,相信未來的宜昌在不斷追求建設“全國一流城市”的目標中,一定會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由於時間倉促、能力有限,不足之處在所難免,請學界同人和城市管理實踐工作者批評指正,以使我們的後期研究能夠更上層樓。

本書編寫組

2013年12月6日於湖北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