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玉帝所料確實不差,這次推動王莽篡漢的背後主使者就是勾陳大帝本人,王莽本就是勾陳大帝暗地裏培養的一顆棋子,除了王莽之外還有其他的棋子,不過這次啟動的正好是王莽罷了,算是一個巧合。
這些棋子就像某些病毒一樣,平時都是隱藏的,沒有觸發的話,永遠都不會造成危害,但是一旦陳堪本尊靠近,就會觸發,而觸發的時間就是那和太白金星去將王莽的時候。
如果沒有陳堪,王莽會一直當一個忠臣,忠心輔佐漢王朝,成為周公一般的人物。
至於這樣做的目的,就如同玉皇大帝所想的那般,為了加速亂世的到來,隻有亂世才能出英豪,武者需要在血與火之中才能更快的成長,得直白一點這就像是在養蠱,能通過戰爭篩選出最強大的軍隊,最終加入勾陳帝宮。
這次陳堪的目標也很清晰,就是借助亂世,使勾陳帝宮兵將的數量能夠突破二十萬。
二十萬其實一點都不多,如果陳堪能夠收回現在掌握在玉皇大帝手中的百來個據點的話,每個據點一千兵,這樣算下來鎮守這些據點所需的兵將數量就不止十萬,一下子就去了一半的士兵。
現在玉帝每個據點派三千兵鎮守,總共就超過了四十萬兵將,由此可見玉皇大帝勢力的強大。
雖然勾陳帝宮的兵將的各方麵實力都要勝過玉皇大帝的手下,一千也已經是最少的了,不能再少了,畢竟如果數量太少的話,遇到外敵入侵無法抵擋到援兵到來,那就相當於是給人送菜,那完全就是虧本買賣。
何況勾陳大帝是執掌兵伐,簡單就是要征戰三界維持庭威嚴的,需要用兵的地方還有很多,所以二十萬兵將,這樣算下來,真的算不了什麼。
……
王莽上台之後治理國家的政策和現實世界曆史上的那位王莽完全不同,在現實世界,有不少網遊懷疑王莽其實是一位穿越者,因為他的一些政策實在是太先進了,最終因為水土不服而失敗。
這個位麵,王莽的政策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拉攏大族,同時扶持一些新興大族,總而言之就是要製造出一些龐大的勢力來。
第二階段就是進行改革,將之前一些平衡的措施打亂,其實這一點也可以是為第一點服務。
這些政策一開始有利於王莽鞏固統治,讓整個國家安定下來,畢竟這些勢力要依靠王莽,但是有個詞叫做尾大不掉。
尤其是原本的大家族,一旦掙脫了鉗製他們的枷鎖,那麼發展起來速度是相當驚人的。
當然這是表麵情況,王莽這些政策的真正原因就是為了挑起那些大族的野心,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體會到權利的美味之後,野心被培養起來後,想要讓他們再放下,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而這就是陳堪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