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本書中,真正是故事前後連貫的就是《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還有《倚屠龍記》,因為這統稱為“射雕三部曲”是一個係列的,這是老爺子有意安排的。
其他的就不要去強求了,這三部曲寫在龍之前,所以就不要去糾結為什麼一燈大師沒有學會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為什麼逍遙派不見了。
這都是廢話,金老爺子在寫射雕的時候根本就沒想過日後自己還會寫一種叫做《六脈神劍》的武功,雖然在朝代上,龍發生在射雕之前,但是在創作的順序上完全相反。
其實中國的神話體係會亂七八糟了,和金老爺子的差不多,除了因為中國地大導致文化差異大之外,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創作的時間。
中國早期曆史有一個特點,就是越往後走,前麵的曆史就越長,這是中國曆史一種很有趣的現象。
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這些先賢隻會去談論三代,也就是夏、商、西周三代,喜歡大禹、伊尹、商湯、周公等人如何如何,這三代的賢人是如何的治理國家,來告訴統治者要如何善待民眾治理國家,所以在春秋戰國這段時間曆史最遠就是到夏朝到大禹這裏。
而到了漢代,三皇五帝就冒出來了,等時間來到了魏晉南北朝,那就更加了不得了,盤古等更早的神話人物就都出現了,基本上中國人最熟悉的神話故事十之五六是出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
所以,中國的曆史是越往後走,前麵的“曆史”就越長。
就像金老爺子的一樣,本來按照時間順序,應該是盤古、三皇五帝再到夏商周三代,但是創作的時間卻正好相反,是先有三代,再有三皇五帝,最後盤古開辟地。
前麵創作神仙人物的作者根本不可能去考慮後麵同行的想法,當然也考慮不了,而這就造成了極大的混亂。
總之一係列的原因最終造成了中國神話體係中的不完整,甚至一些人物還是前後矛盾,實力也是混亂異常。
想明白這些之後,對陳堪最大的一個告誡就是到時候經曆具體的位麵麵對這些神仙人物的時候要具體的去看待,萬萬不能被神仙的名號所迷惑。
可能前個位麵某個人物是自己的手下的一個兵,到了下個位麵就成為自己的頂頭上司了;也可能前個位麵的大反派到了後一個位麵就成了正派人物。
以此同時陳堪也暗自鬆了口氣,因為如果全部按照洪荒體係來走的話,那問題就有些麻煩了。
之前過洪荒體係的一個總綱領就是所有事件背後都是幾個聖人的氣運之爭,白了就是通篇的陰謀論,如果全部都按照洪荒體係去走,那陳堪每一步就要戰戰兢兢,隨時有可能被當做異端幹掉,誰都不喜歡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