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法有“刀勢”,劍法有“劍勢”,拳法有“拳勢”……但是這和陳堪領悟的“勢”又有所不同,陳堪領悟的就是單純的“勢”,陳堪用刀,就是“刀勢”;用劍,就是“劍勢”;用拳,就是“拳勢”……
想要領悟“勢”,要求是很高的,要對於招數的理解達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才有可能領悟到,擁有“勢”的武林高手可以輕鬆碾壓同等級的高手。
對“勢”做一個不恰當的比喻,這就像是地震,地震就是地大勢,人在這種大勢麵前,無能為力,當大勢來的時候,你就隻能是乖乖的認命。
就如同王龍,看到了陳堪的那一抓,雖然想要格擋,但是根本無能為力,隻能任由陳堪抓住自己的肩膀,這就是“勢”。
一個武者想要擁有“勢”必須對於某一樣武功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體悟,才能領悟,而且都比較片麵,比如“刀勢”“劍勢”“拳勢”等等。
陳堪能領悟“勢”,其實原因也一樣,陳堪能夠領悟“勢”是因為國術,國術從一開始就是練拳法,在國術中,根本沒有什麼器械,其實都是“拳法”,所有的器械都是拳法的延伸。
所以比起武俠世界中紛繁複雜的武功招數,國術的那些招數就像是基礎武功一般,根本不上什麼技巧,簡單,卻直指大道。
從明勁到暗勁,從暗勁到化勁,從化勁到罡勁,從罡勁入化勁,都離不開拳法,陳堪每都會練拳,各種拳法一不下百遍的磨練,這就相當於走了一條很難走的路,可是這條路卻直通大道,走到丹勁,對於各種武功技法的領悟已經達到一個巔峰,所以領悟“勢”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因為國術的特殊性,所以陳堪領悟的“勢”是一種萬金油般的存在,這讓陳堪在麵對任何武者的時候都擁有大的優勢。
不過這條路卻很難走,陳堪曆經了多少個位麵,多少次磨難,多少機遇,才終於達到這一步,基礎很重要,但是想要靠基礎達到巔峰,那是很難的。
不過一旦走出來,那成績就必然高過大多數的武者。
龍虎門中,除了陳堪,就隻有林穀在陳堪的指導下,對“刀勢”有了一點點感悟,這是因為他對於“刀道”的那種癡迷和追求,林穀除了在一段時間走了些彎路之外,其他時間都是在練刀,刀不離身。
但即使是這樣,也隻能是感悟到一點點而已,距離“刀勢”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要走,可見其難度。
王龍也算還不錯,因為他從就隻練降龍掌,不過在陳堪的幫助下,他隻是有些感覺而已,甚至連感悟都算不上。
陳堪這就是在幫助他感悟“勢”,至於龍虎門的其他人,暫時看起來,毫無可能。
王龍獨自一人在練功房中冥思體會,陳堪則是安靜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