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送上門的竹杠(2 / 2)

在華京的一座臨時搭建的戰俘營內,小皮特等人見到了英軍戰俘,戰俘的壯舉昂令小皮特等人十分欣慰。戰俘營構建在一座小山丘上。雖然是臨時構築的,但是看得出也是有所規劃的。數十排木屋整齊的排布在山丘周圍。雖然是木頭搭建,但是用料頗厚,而且,每個房間都有取暖用的地溝,保暖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營地中央,還有一個很大的廣場,戰俘們可以在其中走動放風,舒緩下心情。

草草看去,戰俘營的生活待遇甚至比英國人普通的軍營還好,這讓小皮特等人感覺都有些汗顏。

在仔細的詢問了多名俘虜,確認新華夏人確實並沒有虐待他們後,小皮特等人就更加放心了,“新華夏人看樣子也並不想得罪大英帝國。”

可是正是談判了,他們才知道,新華夏是如何的難纏。

新華夏確實沒有虐待俘虜,並給予最文明的對待,但是,他們如此做,並不是畏懼大英帝國,隻是單純的想要更多的好處。

就比如,對於俘虜,新華夏的意見是,可是釋放這些俘虜,前提是,英國人用金錢贖回這些俘虜,價格不高,無論軍官還是士兵,一視同仁,統統不二價,每人300英鎊。

小皮特等人簡直要破口大罵了,“新華夏人可真敢想,把俘虜當搖錢樹呢。”

要知道,此時的英國人均GDP不過20英鎊,收入能夠有10英鎊就不錯,畢竟處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初始階段,資本大量集中在資本家手中用於生產。即使收徒較高的英國皇家海軍的普通士兵,一年的收入也不超過25英鎊。而新華夏竟然敢提出相當於士兵十年以上薪水的贖回,英國人如何能夠答應?有這錢,大英帝國都可以再次組建5倍規模的海軍,這還包括了大量的培訓費用。

但是,英國人能放棄這些俘虜嗎?

答案是不能。如果放棄這些俘虜,不僅傷透了這些俘虜的心,還會大大影響軍心。畢竟,一個不愛自己的國家,也不值得自己愛戴。

小皮特等人知道,無論如何也要將這些俘虜贖回去,隻是代價要降低些。

經過與新華夏的多次談判,總算將每個俘虜的贖價降低到125英鎊。

小皮特此行不僅是要贖回俘虜,更重要的確實要將英國的戰列艦贖回。雖然這些戰列艦相比較新華夏戰艦還比較落後,但是畢竟凝聚了英國人太多的心血,也有也還有英國人關於戰艦的最新技術,雖然也許新華夏已經破解,但是,英國人心存僥幸,希望以最短的時間贖回以減少技術泄露的風險。

說實話,新華夏自從製造出實用的蒸汽輪機,對於蒸汽機已經不感興趣,英國人的製造水平有限,更不值得探查。因此新華夏隻是評估了英國人蒸汽機技術水平後,就不再關注了。因此,小皮特等人竟然隻以每艘軍艦50萬英鎊的代價就贖回了三艘戰列艦(原本有四艘戰列艦參戰,其中有一艘在海戰中被擊沉。),隻有成本價的三成左右。

這樣,光是贖回俘虜與軍艦,英國人就花費了250萬英鎊。

原本,新華夏還提出了賠償方案的,這也是西方列強的慣例了,戰敗國要支付給戰勝國戰爭賠償。但是,英國人雖然戰敗了,卻不想支付這筆賠償,其一是麵子問題,驕橫的大英帝國不允許賠償款這樣掉麵子的名詞出現;其二,大英帝國也沒有更多的錢進行賠償。最後,商討了一番後,決定將賠償款化整為零,平攤到人員贖回費用裏。這樣,英國人總共需要賠付新華夏300萬英鎊,再多,就沒有了。

新華夏雖然不太滿意英國人的“摳門”,但是眼見得英國人也逐漸強硬,也就放棄了更多的賠償費用,隻是增加了一個補償條件,那就是英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繼續與滿清展開包含民間正常貿易在內的一切貿易活動。簡單說來,就是英國人不能與滿清交往了。

英國人這些年雖然與滿清的交易中獲得了一些利益,但是相對於贖回軍艦與俘虜的費用,那就是微不足道了。

小皮特最終還是答應了新華夏的要求。

總體來說,新華夏對於英國人開出來的條件還是比較寬鬆的。因為,大英帝國畢竟還是西方最強大的殖民帝國,新華夏並沒有與英國人死磕到底的決心,因為得不償失。再說了,新華夏關注的焦點始終在遠東,在大明,對於其他地區暫時還力有未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