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與葡萄牙等國則是國事衰弱,原本就對遠東沒什麼想法。
表現最激烈的就是大英帝國了。大英帝國經過種種努力,才讓滿清答應開辟幾個通商口岸,獲得了與滿清貿易的權利。雖然商品方麵,英國算得上是貿易赤字,因為滿清比起南方的大明,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成分更大,所有生活物資基本不假外求。而英國人倒是養成了喝茶、穿絲綢,用瓷器的生活,自然會產生不少的貿易赤字。
不過,另一方麵,大英帝國通過軍火貿易,又獲得了超額利潤,不僅抹平了普通商品的貿易赤字,還大有盈餘。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經濟利益至上的英國人更是不能容忍,並為此發表措辭強硬的申明,表示反對對滿清的封鎖令,並不會考慮此道封鎖令的存在,將繼續與中華的正統滿清進行正常的國家貿易。
這就是要硬杠上了的節奏啊。
新華夏能示弱嗎?答案是不能,第一次雄起怎能夠馬上軟掉?再次強調此次封鎖令的權威性,為此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1783年7月,大明南海,臨近瓊州(海南島)海域,一艘來自英國的商船賽亞號被大明與新華夏聯合封鎖艦隊所查獲。在上麵不僅查獲了大量的鐵鐵器,更有一些燧發槍。從賽亞號那不到800頓的噸位,以及所載運的的物資可以看出來,英國人這是在試探大明與新華夏執法的嚴格程度,若是有漏洞可鑽,自然證明新華夏與大明對於封鎖並不上心,可以繼續對抗,否則,就隻能另作他途了。
這支聯合艦隊的最高指揮官是崖山人羅輝。雖然級別不高,隻是上校軍銜的一隻小型艦隊的最高指揮官,但是政治敏感度比較高,對於新華夏的政策把控力度比較合適,被派到了大明的最南疆,也算是位卑而權重。
羅輝可是明白,新華夏對於此次封鎖令,要求確實是很嚴格的。這不僅是為了封鎖滿清,讓滿清在困境中慢慢衰弱,也是新華夏展示自己實力的手段之一,對新華夏提高國際地位有很大的幫助。
在西方世界,一向以武力或者戰爭來確定一個國家的實力地位。比如,英國人通過幾次戰爭,打敗了西班牙、荷蘭乃至法蘭西,終於確立了西方世界一哥的地位。而後起之秀的美利堅,也通過美西戰爭,將西班牙拉下寶座,成為西方世界後起列強之一。
新華夏此前通過種種條件,比如恐嚇、戰爭、扶持本地土著,等等手段,從西方列強比如西班牙、英國那裏獲得美洲北部、澳洲大部分地區,但是,給人感覺,都是借力的成分居多,憑借實力強取的時候很少,無疑讓外人感覺有些名不副實。現在,不僅是英國人,就連西班牙人都蠢蠢欲動了。
賽亞號上麵的船長,費更斯是一個麵色冷峻的清瘦中年人,對著這支聯合艦隊的最高指揮官羅輝行了一個脫帽禮,看似恭敬的禮貌下,帶著英國人特有的那絲孤傲與不遜,說道,“艦長閣下,此行所為何事?”
羅輝自然也是故作輕鬆的表情,“船長何必明知故問,你們已經觸犯了我們新華夏與大明發表的對滿清封鎖令,船上不僅有違禁的鐵器等民用物資,甚至還有火器,自然要接受我們的檢查以及接受隨之而來的相關處罰。”
“我們大英帝國,可是一向不認為這道所謂的封鎖令是合法的,據我們所知,大清政府是此時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南方的大明,往高了講,也僅僅是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因此,我們不認為一個割據政權能夠代表中國對一個合法的中-央-政府。”費更斯辯解道。
羅輝笑了笑,“看樣子,閣下對於政治還是很有了解的。”
費更斯聳聳肩,並不說話。
羅輝擺擺手,也是不說話,就將普利策等人押解了下去了,國家間的對抗,最主要還是看實力,與一個小商人說的太多反而讓人看不起。
不過,在普利策等人臨走之前,想到了一句話,惡趣味的說道,“你有權保持沉默,但你說的每句話都將成為呈堂證供。”
費更斯等人顯然不明白羅輝在說什麼,摸著自己的額頭,無法對話,隻能單方麵的了解,這家夥是不是瘋了,說話沒頭沒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