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法國人的要求很簡單,那就是新華夏保持中立。
新華夏暫時也沒有太多的的籌碼獲得自身的利益,因此默認了這個要求。
在與英國與法國都談判過後,新華夏正式發布公告,對於北美大陸發生的獨立戰爭,嚴守中立。
其實,正如同新華夏無奈的宣布中立一樣,新華夏對於美利堅獨立抱有十分矛盾的心理。
從短期來看,美利堅獨立戰爭引發的美洲動蕩,對於新華夏來說,是一個絕佳的火中取栗的機會。無論是英、法,甚至日薄西山的西班牙,新華夏其實並沒有與他們做持久戰的實力,正如同二戰期間的小日本對抗當時第一大國美國,能夠得逞一時,卻耗不到最後,因為沒這個本錢。新華夏此時相對於英、法,就如同後世的小日本對於美國,甚至綜合差距更大。隻有動蕩的美洲,才能讓新華夏有趁勢擴大影響並獲得利益的機會,比如,加拿大西部就是英國人給新華夏的一絲甜頭。
然而,長遠看,美利堅就是新華夏的生死大敵了。正如英國人所說,一山不容二虎。英國人再強大,但是遠隔重洋,新華夏其實並不是很忌憚。而近在咫尺的美利堅就不一樣了,他們人口更多,美洲東岸資源也更加豐富,綜合實力遠超新華夏。其實若不是崖山人知道曆史進程,早就按耐不住與英國人一道揍美利堅了,哪有那麼多的道義可講?
因此,崖山人的中立,即是一種表麵的無奈,似乎是英、法等國的壓力,其實更是自己內心的一種選擇,做給美利堅人看的表麵功夫,他們雖然表麵上不怵美利堅,但是也不願意直接得罪美利堅人,借口受到英國人壓力而保持中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崖山人原本就有一種急迫感,在美利堅人試圖獨立的時候,崖山人就更緊張了,這代表著,在美洲能夠挑戰自己的敵手出現了。
現代國家的競爭,已經不僅僅是軍力的競爭,更多的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因為現代戰爭,耗費的資源實在太多了,已經不是單純靠人力取勝的階段了。
人口較少的新華夏想要在與美利堅爭奪北美主導權的鬥爭中獲勝,唯一的機會無非就是崖山人占據的技術領先優勢。但是,這種優勢並不像崖山人想象的那麼大,而且是方方麵麵。
比如,以崖山人引以為傲的米尼槍舉例。米尼槍原理上並不複雜,製造工藝也不比來複槍複雜。現在,雖然新華夏多方封鎖,並且在對外戰爭中也使用較少,除了用於閉塞的滿清,要麼就是土著印第安人,外界對於米尼槍遠離還不太清楚。但是,隻要新華夏軍隊與西方軍隊有了接觸,米尼槍技術外傳不可避免。
再比如崖山人最驕傲的機械加工能。憑借後世帶過來的少量車床、銑床甚至數控設備,崖山人的金屬切削能力確實獨步天下。但是隨著設備的老化,有許多設備臨近報廢期,但是崖山人處於產能的需要,還在繼續超負荷的使用。如果沒有新增設備,崖山人帶過來的設備據目前使用頻率估計,最多能夠再使用四到五年。
最為緊迫的卻是化學工業。化學工業看著不起眼,但是,作為崖山人重點想要解決的現代火藥,卻離不開化學工業的支持。
因為涉及到後續的整體發展,已經不是單純的政府規劃所能解決的,在林航的牽頭、安全委員會的首肯下,崖山人秘密的召開了以及近乎全體成年人參與的全體大會。就是為了給新華夏發展尋找一個方向,就如同後世的五年規劃什麼的。
新華夏這些年雖然發展的順風順水的,但是作為國家主導力量的崖山人可是一直沒有懈怠,來自後世的他們,對於曆史的發展比任何人都清楚,這給了崖山人以巨大的信息優勢,頗有一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但是這種感覺雖然讓人有點飄飄然,但是更多的卻是先知的那種壓力,若不是整個崖山人族群的相互扶持,單個人恐怕早就崩潰了。
因此,林航主持的會議,雖然是事關以後發展大局議題很沉重,在後世報紙上,都是大部分人不會關注的部分,但是迫於生存壓力的崖山人還是打點精神,獻計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