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後同意了此點。
1773年5月,新華夏大使館首先在玄武湖東北湖畔動工。同時,大使館外的特區地塊也開始動工,自然,首先進行的依然是住宅區。新華夏還指望這些房子掘來大明的第一桶金。
為了賺錢,崖山人的速度時相當快的。經過緊趕慢趕,74年年中,大使館區域建築主體已經完工。在74年12月,特區住宅區第一期也終於完工了。
75年春節,新華夏首任駐大明大使鄭友愛邀請大明一些官員與不少富豪參觀新華夏特區住宅。
錢有齡是南京最有名的一名大布商,他的布匹生意甚至延伸到了軍隊,大部分軍隊的著裝衣料軍來自錢有齡的布裝。錢有齡之所以能夠從一種小布商躍升為一個南京甚至大明都有些名氣的大布商,靠的就是在大明軍隊主管後勤的遠房侄子的關係。自古以來,在華夏,權錢結合才是來錢最快的生意。
這次,新華夏大使邀請官員與富商前來參觀新華夏風格小區,自然有這個南京最大布商的邀請函。
錢有齡對於新華夏的邀請有些不以為然。論園林之精美,身為漢人的錢有齡自認為中華園林甲天下,根本就不相信這群丟了祖宗、背井離鄉來到北美的新華夏人能夠設計出什麼好的宅子,好的庭院,還是什麼所謂的新華夏風格,什麼美輪美奐,精巧絕倫等等,用詞極其誇張,連祖宗流傳下來的謙虛都忘了,讓錢有齡更加不屑。不過,大明的官員都過去了,作為紅頂商人,錢有齡隻能亦步亦趨的跟隨。因為,即使是大明的官員都不會輕易得罪新華夏人,更何況自己一介商人?
一行人首先在南京中心區的官府大樓一個大廳集合。大明的官府從為民服務的角度看,還是遠超滿清官府的,畢竟是師傳自新華夏,有了點現代政-府的感覺。因此,錢有齡與一眾官員富豪才能夠在官府的大廳彙合,並有茶水送上。他們這些商人雖然已經或多或少的高手到大明官府與滿清的不一樣,但是每次接受了官府的服務還是有些誠惶誠恐,官本位的思想在大明甚至新華夏依然大有市場。
九點鍾後,一眾商人登上新華夏提供的四輪馬車,沿著新華夏協助鋪設的四車道水泥馬路一路向北駛去。
與錢有齡一起的一個富豪說道,“嘿,不說別的,新華夏人造的馬路可真不錯,平坦,寬闊,還有這四輪馬車,車身寬闊,柔軟舒適,你看,連放酒的小櫃子、取暖用的小爐子都有,行駛平穩,還沒有震動,躺著都能睡著,前所未有的舒適,咱回去必須買一輛。”
錢有齡很讚同,“不錯,我也看中這個車子了,確實不錯,必須買一輛。”
大家紛紛附和。
接著,一行人來到新華夏大使館。最吸引人的是那鋼筋結構的大玻璃幕牆,如同水晶宮般矗立在玄武湖畔,灼灼生光,讓人晃花了眼。
一月的南京雖然表麵上是春天,但是寒冷的程度依舊不下於冬天。隻是,那看著寬闊、理應寒冷的使館,卻依然溫暖如春,熱得眾人熱汗直冒,見鬼了,外麵這麼冷,怎麼室內還這麼熱?很想脫掉衣服,但是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不能做出失禮的事情,隻能忍著。
大使館此時無論是人員配備,還是家具配置都不太齊全,因此,更顯得空曠。新華夏大使鄭友愛看出眾人的不適,在代表新華夏對眾人應邀前來表示感謝後,就帶領眾人直接去參觀已經被命名為“華明友誼國際公館”的新建小區。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個氣派的寬闊超過十米的大門,兩旁是高大的華表。再入眼望去,就是一個直徑二十米的大池子,裏麵一個假山,還配套一個超大的噴泉。
進入園區後,道路兩旁,布滿宮廷風格的路燈,據說裏麵就是新華夏的最新科技-電燈。不僅如此,路兩旁還種滿綠植,鬱鬱蔥蔥。那整潔安靜的模樣,在大明根本就見不著。就衝著這份整潔,讓人心中十分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