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的話引起眾人的符合,將林航與張柏林一陣好罵,讓眾人得以借機發泄一番。
終於,蘇明榮有些受不了了,說道,“林航、張柏林他們也算為我們崖山人鋪好後路,免得大家成為老百姓口中的寄生蟲,將來注定要被社會所唾棄,大家也要相互理解下。”
邊上人聽到蘇明榮的話,才終於終止了謾罵,話語開始轉向。
陳宏遠問道,“蘇哥,你有什麼打算嗎?要知道,你與我們不同,我們是被迫辭退,你可是主動請辭的。”
蘇民榮說道,“我之所以主動請辭,也是因為不想過這樣沒有太多挑戰性的工作,想要挑戰一番。”
“挑戰一番?”眾人啞然。蘇明榮在眾人看來,一向是一個穩重的人,沒想到卻有挑戰的心理。蘇明榮見眾人不信任的目光,解釋道,“大家也不用這樣看著我。雖然我本人平時看著小心謹慎,其實,每個人體內都有冒險的基因,我也不例外,因此,我有個創業的打算。”
錢恒很驚訝,“蘇哥,你要創業?我們可沒有這個經驗啊?”聚會的大部分人在前世都是普通的職員,自然沒有創業的經驗。
蘇明榮說道,“其實我一直在想,我們這樣不愁吃喝,甚至富裕程度還超過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到底有什麼意義?”看著眾人的表情,蘇明榮繼續解釋,“放心,我不是哲學家,沒有想得那麼深遠。這段時間,富貴閑人的生活,大家都過的開心嗎?”
“剛開始還開心得很,可是,很快的,無所事事的日子就沒什麼意思了。”有人附和道。
“既然如此,我何不闖一闖呢?我們的一生可不能一直浪費在喝酒、聊天、打屁上麵。”蘇明榮解釋。
眾人附和,“不錯,成功最好,不成功,我們也承擔得起,光是這次分紅,就足夠我們生活無憂的活一輩子的,可以闖一闖。蘇哥如果要闖,我也參上一股。”
眾人紛紛附和。
輕輕鬆鬆的,蘇明榮籌集了四百多萬華元,按照此時華元的購買力,絕對是相當大的巨款了。隻是,蘇明榮麵有難色,“似乎依然不夠啊?”
“蘇哥,你到底要搞什麼項目啊,這麼大的投資?”
“造船,我的老本行,不過是民用船。在第一造船廠,我就提議建造木質的機帆船,可惜沒有獲得通過,因為,主流意見是先滿足軍事所需,建造鐵甲船。我的意見就被忽略了。”
“所以,蘇哥打算建造,什麼,什麼機帆船?”
蘇榮明知道大家有些不清楚,解釋道,“所謂機帆船,就是木頭材質的帆船上,加裝蒸汽機,複合動力,最大程度的節省能源,延長艦船的續航能力。”
“聽起來是個不錯的主意。”有人讚同道。
“是的,我曾經調查過,隨著大明的建立,我們新華夏的對外貿易逐漸擴大,每年來往貨物的海運噸位都在數十萬噸,且每年都在快速擴大,據估計,三年後絕對能夠突破百萬噸。雖然與西方大國比如英國、荷蘭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但是發展十分迅速。然而現實是,由於我們新華夏造船能力的限製,隻能將航運市場交給荷蘭人甚至英國人,白白讓他們大賺一筆,還增強了他們的海運實力。因此,我打算籌組一個造船廠,至少十萬噸年產量的那種。”
邊上有人也在船廠上班過,“可是我們的第一造船廠,傾盡全力,造船能力也不過是四萬噸啊。”
蘇明榮點頭,“這我知道,不過,第一造船廠之所以無法快速提高產能,最大的因素就是鋼鐵產量的限製,還有就是鐵船製造工藝比較複雜,周期長。如果我們用木材建造,時間至少能夠縮短六到七成,當然,不包含木料的幹燥時間的話。而且,我已經事先通過荷蘭人囤積了五千方的造船用橡木與柚木木料,隻要造船廠建好,馬上就可生產。”
“蘇哥果然老謀深算,不,深謀遠慮啊。”邊上眾人讚歎道。
還是船廠的同事說道,“十萬噸的造船廠,四百多萬華元可是遠遠不夠的。”
蘇明榮點頭,很輕鬆的說道,“原本,我還打算全額貸款的,但是現在,有了兄弟們的支援,隻要到銀行再貸款六百萬,湊個一千萬,也就差不多了。”
眾人符合,讚賞蘇明榮確實有計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