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人很欣賞哥薩克騎兵。作為一隻最威名遠揚的雇傭軍,俄羅斯人雇傭哥薩克人的代價很低,隻需要那麼一點微薄的、僅僅夠養家糊口的俸祿,就可以讓哥薩克人拋頭顱灑熱血,甚至犧牲自己的性命,典型的物美價廉。為老毛子天下第一領土大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崖山人很希望得到這樣的助力。可惜所征服的印第安人部落,一般都比較弱小,同時,狼性還不足,就如同現在的羅斯溫徹人一樣,根本沒有值得培養的價值。
克羅人的出現,讓華夏人靈光一閃,這不就是美洲的哥薩克嗎?
在張柏林的指示下,趙一辰與克羅人展開秘密談判。表示願意盡全力武裝克羅人,前提是克羅人成為新華夏的雇傭兵,接受華夏人命令,為華夏人而戰。期間,所有劫掠都歸克羅人,華夏人還將根據克羅人的戰功,折算為武器與糧食等物資,保證克羅人過上最美好的生活。
克羅人雖然勇猛,但也不是全是傻子,賣命的事情,必須仔細考慮。
華夏人豈能讓這樣的好打手跑了?直接無償支援了300輕甲,就是隻防護前胸後背的那種,以及600支火銃,足夠的彈藥,300支彎刀,以及騎兵的300套騎具。華夏人示範了用途後,就回去了,沒有任何多餘的言語。
克羅人在親自操作了一番過後,就見獵心喜,忍不住出動了一番,南下打劫阿拉帕霍人去了。
這是一個阿拉帕霍人相當大的據點,人口接近800人。但是在300克羅人的衝擊下,先是火銃一頓猛射,然後亮出雪亮的彎刀,一頓猛砍。
阿拉帕霍人確實勇猛。但是武器的差距不是光憑勇猛所能彌補的。結果,800餘人的村落被抹平,幾乎沒有逃脫的,因為克羅人有馬。再看一下克羅人,他們甚至沒有一個死亡,隻有幾匹馬失蹄,造成了少數幾個輕傷,甚至還能繼續騎馬。
輝煌的戰績讓克羅人徹底瘋狂了,這樣武器,若能裝備整個部落,恐怕即使蘇族也不可怕吧?
不過,克羅人中也有清醒者。克羅人有了馬匹與武器,可以說是來去如風,還無堅不摧,但是克羅人的老弱呢?
華夏人順勢提出了解決方案,華夏人願意在自己的定居點附近建立另一個據點,收容這些克羅人老弱,同時也是克羅人的大本營。這樣,在克羅人外出征戰時,老弱可以由華夏人保護,無後顧之憂。
克羅人思考一段時間後,也就答應了。
克羅人的村寨與格族人大同小異。隻是好戰之人,必然更在乎自己的安危。克羅人的民宅還是木頭結構,不過城牆卻是與新華夏據點一樣,也是磚混結構,牢固度直線上升,城牆高度更是超過3米。以印第安人的攻城水平,幾乎是無解的。
四個月後,克羅人周長4公裏的城牆建設完畢。在城內駐防甚至都沒有建好的情況下,裝備齊全的1000名克羅騎兵,就開始對著阿拉帕霍人展開了掃蕩。
由於實在突然,克羅人的騎兵又是機動力極強。等到阿拉帕霍人反應過來,已經損失了數十個村落,三四千的人口,直接損失近半。阿拉帕霍人一麵將族群收攏,向夏延人所在的東北方向靠攏,一麵向夏延人求救。
阿拉帕霍人與夏延人關係很好,他們與本家格族人反而關係一般,就像是兩個孩子離開了母親,與母親關係一般,兩兄弟關係倒是不錯。
聽聞本家兄弟求救,克羅人很快派出了自己的一部分騎兵約2000人前去接應。
不過,很快他們就嚐到了苦果。
克羅人雖然人數隻有一半不到,但是裝備精良,全部裝備火器而且身有防護。反觀夏延人,甚至與蘇族人騎兵一樣,馬鐙都沒有。雖然騎術高超,但是沒有馬鐙總歸影響靈活性。而且,他們隻有極少人才能擁有從東麵獲得的火槍,哪能與成建製的火銃騎兵對抗?
結果是,夏延人騎兵被衝散崩潰。阿拉帕霍人再次孤立無援,等待阿拉帕霍人的自然隻有大屠殺。雖然阿拉帕霍人依然人數不少,且青壯年也不少。但是,克羅人也不是直接衝擊阿拉帕霍人本部,而是在四周不斷的騷擾,一旦稍有懈怠,就是一頓撕咬,如同惡狼在狩獵。
阿拉帕霍人,畢竟不是軍隊,終於還是崩潰了,四散而逃。
麵對騎兵,壁虎斷尾的效果就沒有那麼明顯了。結果就是,阿拉帕霍人青壯幾乎被屠殺殆盡,老弱婦孺大部分為克羅人所捕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