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荷蘭人的議會就是如此,在剛開始的群情激昂過後,就是仔細思量崖山人這項要求的得失了。
對於馬六甲,荷蘭人其實不是太在意。因為荷蘭人自從在爪哇立足過後,就將治理重心移到了印尼的雅加達。而印尼散落在寬闊的太平洋上,荷蘭人離了馬六甲,還是很容易從印尼其餘島嶼之間穿行的。此時的蘇伊士運河還沒有開通,從亞洲到歐洲的航線必須繞道非洲的好望角。這就要求船隻必須南下才能抵達好望角。而荷蘭人掌握了印尼群島,在任何節點都可以南下。因此馬六甲海峽的位置並沒有凸顯,荷蘭人自然不會太看重。
但是如果的得罪了華夏人,印尼就難保了。即使新華夏人數不多,不能直接占領印尼,但是將荷蘭人辛辛苦苦建設的雅加達炸成廢墟還是能夠做到的。然後階段荷蘭對印尼的海上運輸,將印尼變成孤島,並扶植本土的猴子造反,想一想,都讓荷蘭人不寒而栗。
至於馬來半島,也從來不是荷蘭人的經營重點,也沒有什麼經濟利益,放棄也就放棄吧。
荷蘭人吵鬧了半天,最後還是同意將經營了一個多世紀的馬六甲海峽轉變成國際海峽,同時馬來半島的保護權劃給新華夏。當然,荷蘭人不會忘記使壞,比如唆使當地土著不合作。
崖山人為什麼要獲得馬來半島?因為崖山人不僅惦記上馬六甲海峽。還因為崖山人在大力發展電力與車輛運輸時,都需要天然橡膠。本來以為可以靠靠近東南亞的地理優勢輕鬆獲得橡膠的。可是一查資料才發現,此時東南亞根本沒有引入原產巴西的橡膠樹。也就是說,崖山人的電力工業發展不起來了,減震性能良好的橡膠輪胎也沒有了。
崖山人討論半天,為了發展,還是要獲得東南亞的一塊土地,自己種植橡膠。後世,泰國、馬來西亞與印尼世界上天然橡膠的最大生產國。崖山人圍著東南亞地圖上研究了半天,印尼是荷蘭人的心肝寶貝,不好直接搶奪,關鍵是崖山人實力還比較弱小;泰國內部在醞釀著戰鬥;而馬來半島上,之前的馬六甲王國已經覆滅,隻有七八個小王國在苦苦掙紮,外麵還有荷蘭人虎視眈眈。當然現在變成崖山人了。隻要運用得到,應該很輕鬆扶植一個勢力,然後獲得一片土地,種植橡膠。並且,可以借機建立一個華人國家,並借此控製東南亞。
王自健心滿意足的在荷蘭人複雜難名的目光中離開了,隨船的還有在談判期間收攏的漢人約四千多名。這些漢人都是雅加達附近的漢人,以小農戶與小手工業著為主。至於有田有財的漢人願意跟去的比較少,畢竟,他們的產業都在這裏。不過,他們對於華夏人倒是十分感激。
因為,流落南洋的漢人,就如同無根浮萍,隻能依附當地強者生存。先前是土著的掌權者,現在則變成了西方殖民者。在這些人看來,自己就是奴才與自動取款機,時不時還來個大屠殺,二十幾年前那血淋淋的記憶還在,可是為了生存,隻能選擇性遺忘。直到華夏人的出現,讓荷蘭人都忌憚不已,那對於自己肯定是要客氣許多了,畢竟,這是血脈同胞啊。
在隨後的一年裏,來自印尼到達新華夏的華人已經增加到八千人,幾乎將在荷蘭的普通漢人搜羅一空。因為華夏人說了,隻要抵達美洲,每個人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獲得10畝上好的土地。更難得的是,這是漢人自己的國家,再也不用擔心屠殺的厄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