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田次郎麵帶冷笑,下令火槍兵射擊。
雖然新來自日本的浪人射擊準頭可憐,但是架不住人多。更何況,崖山人從來不認為現在的火槍靠的是準頭取勝,於是標準的三段射開始。
華夏人軍隊雖然是圓陣,但是前鋒依然是最厚實的陣型,人數最多,足有五百人,密布了五層。結果就是,不到二十人的騎兵,麵對的卻是接近百杆火槍,還是五輪不斷的連射。
結果,自然是慘不忍睹。無論是騎兵,還是坐騎,全身密布槍眼,如同破麻袋似的紛紛倒下。
不過,興奮的日本浪人對於自己手裏的火槍興趣很大,雖然已經沒有敵人了,依然在對著空地不斷的發射。
森田次郎對著後排的士兵大罵,“八嘎,來犯的騎兵的都死掉了,你們後麵幾排的混蛋還開什麼槍?浪費子彈。”
戈爾哈心驚於敵人強勁的火力,但是卻猶不死心。根據老一輩傳下來的經驗,敵人火槍雖有威力,但是每隔一輪總有間隙,正是繼續衝鋒的時機。戈爾哈有些後悔當初刹那時間的遲疑,否則說不定已經衝破敵人的防線了。
戈爾哈看見周圍的士兵,在見識了敵人的火力後,士氣有些低落,鼓勵道:“賊囚沒什麼可怕的,若不是我們的馬匹懼怕火炮的聲音,敵人的陣型早就被我們衝破了。現在,是讓賊囚見識我們大清巴圖魯武勇的時候了。”
眾人情緒有些上揚,開始小跑著向下衝鋒。
森田次郎再次下令開炮。三四百米的距離,針對裝備重甲、行動遲緩的步兵,足以讓運動軍打上四輪。不過,這些全盛時期的清軍確實英勇,即使周邊血肉橫飛,但是在戰功的激勵下,依然奮勇向前。終於,兩輪過後,已經能看清來犯之敵的麵孔,清軍大為振奮。卻見敵人舉起了火槍,接著就是一排排的繼續輪射。
有些驍勇的清軍,在戰友紛紛倒下之際,終於衝到最前麵的,都接近來敵五米範圍了,獰笑著舉起了大刀。隻是,迎接的卻是如林的刺刀,“就差一點點了……”頭一歪,心有不甘的死去了。
此戰,清軍一千五百人,所有騎兵幾乎消耗殆盡,步兵也損失了六百多人。
受創嚴重的戈爾哈帶著殘兵退往依蘭縣城。
遠東軍隊在補充完畢後,繼續向依蘭縣城進軍
雖然依蘭縣城是清軍著名的“邊外七鎮”之一。但是苦寒之地,條件簡陋,急事是守軍最為倚重的城牆,高度也隻有兩三米,還是土牆。
而且,接連的戰敗,讓清軍士氣十分低落。反觀遠東軍,接連的勝利,士氣前所未有的高漲。甚至連一向膽小的陳小虎,都主動站了出來,吆五喝六的指揮軍隊包圍了依蘭的北城門。
在崖山人的炮火轟擊下,簡陋的縣城城牆很快崩塌。
原本打算依城而守的戈爾哈不敢在城牆上與來敵繼續交戰,帶著殘軍退向最後的據點,副都統衙門。
右翼協領提議派遣部分清軍沿著街道兩側布置清軍,加以阻擊。
驚慌的戈爾哈同意了他的建議,卻讓右翼協領主動承擔阻擊的任務。
右翼協領雖然恐慌,但是官大一級壓死人,隻能苦笑著領命,誰讓自己嘴賤呢。但是,敵人的舉動打亂了他的計劃。
遠東軍依然是標準巷戰模式,以火炮清除街道兩側建築,然後以殘破的建築為依托,步步推進。
清軍在巷戰中雖然確實給以來犯之敵前所未有的打擊,讓遠東軍足足損失了超過四十多人。但是,由於遠東軍有火炮火槍之利,阻擊的清軍損失卻超過百人。
殘餘清軍迫不得已,退往衙門據守。
遠東軍堵住衙門大門,開始炮轟。不出意外的,半個小時後,衙門大門被轟爛。
戈爾哈再也提不起往常的悍勇,帶著殘軍再次出逃。
遠東軍原本的戰役目標,攻破三姓城達成。
因此,停止追擊,大索全城。
搜尋出滿族人,全部槍決,然後帶走城內少量的漢人。
同時燒毀三姓城,然後下發大量的傳單,撤兵。
傳單內容也十分簡單,“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另外還有滿清的黑曆史,比如嘉定三屠、揚州十日什麼的,甚至崖山人還添加了取自野史許多滿清黑資料,又添油加醋一番,編纂了所謂的滿清秘史,比如,孝莊下嫁多爾袞、乾隆是漢人的私生子、乾隆與自己的發小妻子有一腿啊,什麼有的沒的,全出來了,反正怎麼惡毒怎麼來。對於野史類的文章,即使是現代人,都有一窺究竟的欲望,更何況是幾乎誒呦什麼娛樂的滿清人?相信這些小傳單在滿清會很有市場。
隨後,得逞的遠東軍攜帶著少量戰利品與三百多名漢人返回永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