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2年8月,滿清的乾隆皇帝接到了來自西班牙的一封國書。無論是乾隆自己,還是在座的文武大臣,都是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因為國書中,西班牙人傲慢的要求,大清帝國要為襲擊呂宋的行為負責,必須交出攻擊呂宋的凶手,並賠償西班牙人在呂宋的損失白銀3500萬兩。
乾隆雖然不明白西班牙人在呂宋的遭遇,並且也是毫不關心的,但是對於西班牙人的獅子大開口卻是十分不滿,“我大清天朝,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更兼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雄霸東方,周圍小國,無有不從,你弗郎機一個西洋小國,哪來的的膽量挑釁我大清王朝?”
諸位大臣也是自大慣了,見皇帝發怒,自然也是隨聲附和,嗬斥西班牙使者的無理行為,並派遣武士將西班牙人使節亂棒打出了乾清宮。
聽聞滿清皇帝如此蠻橫無禮,1763年2月,從七年戰爭總終於脫身的西班牙人,下定了出兵的決心。從本土調集了大小艦船26艘,以胡安號二級風帆戰列艦為首,自裏斯本出發;另一路從拉美出發,以薩雷斯號二級風帆戰列艦為首,大小艦船31艘,自哈瓦那出發。兩路艦隊總兵力超過2萬,意圖在馬尼拉彙合後,合兵一處直取廣州。
乾隆皇帝雖然發泄式的將西班牙人的使者打了出來,卻很快將這不起眼的小事放諸腦後。不僅是他,滿清的大臣們,也沒有人把西班牙人的挑釁放在眼裏。中央都不管了,更何況的股且過的地方官府。
63年3月,龐大的西班牙艦隊從珠江口進入GZ。此時的廣州就如同一座不設防的城市,不僅火炮較少,而且十分落後,無論口徑還是射程都不能與西方國家的同期水平相比。在西班牙人的炮火之下,城防很快糜爛。
西班牙軍隊在艦隊炮火支援下,展開登陸作戰。
首先與西班牙軍隊對戰的是綠營。綠營此時的戰鬥力已經不能與康熙年間相比,主要就是低微的糧餉實在養活不了一家老小,綠營兵大多數隻能依靠副業來維持家庭的生計,對於平時的操練,自然是能簡則簡,綠營將領明知道不妥,但是自己也沒能力改變綠營兵糧餉低微的問題,為了自己兄弟們的生存,也隻能聽之任之。這就導致了綠營兵的戰鬥力極為低下。
綠營兵剛開始時還有勇氣發起衝鋒。但是在鼓起勇氣衝擊了西班牙人的灘塗陣地無果,並留下了數百具屍體後,就再也沒有勇氣進攻了。
隨後,GZ城內的兩千八旗兵在廣州將軍福增格的率領之下,趕至珠江岸邊。
綠營將領鄭東漢灰頭土臉的前來拜見。福增格不屑的斜瞄了一眼,就將實現移往別處,鼻子裏重重的哼了一聲。
綠營兵不受八旗兵待見已經不是一回兩回,或者說是一年兩年了,鄭東漢依然是諾諾的請罪,就不說話了。
福增格明白鄭東漢的意思,就是希望八旗兵能夠將來犯之敵趕走,然後綠營在後麵招搖呐喊,也算是個將功補過的機會。福增格雖然看不起綠營,但是也不吝於連將功補過的機會給人家,鄭東漢平時對自己還是很恭敬的,也沒少給自己孝敬。
福增格將自己最為看重的800精騎派了出去,就是意圖利用騎兵的快速機動性迅速接近來犯之敵,衝亂他們的陣型,讓他們無法發動連射。而後步兵出動,擴大戰果。
可惜,他漏算了一點,西班牙人兵力遠遠超過他們,更可怕的是,西班牙人的艦炮就在灘塗後麵。
結果不言而喻。八旗精銳騎兵雖然有部分衝到了西班牙軍陣前麵,但是試圖擴大戰果的步兵卻沒有來得及跟上,就被西班牙人的艦炮打個七零八落。
而西班牙人的陣型在初期散亂後,憑借數量優勢,再次組織了堅固的陣型。這些突入的八旗騎兵很快被一一擊斃在陣前。
隨著八旗兵的敗亡,西班牙人進入GZ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